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宝康 《学习之友》2006,(10):29-30
如果问到亚洲哪个国家的人最孝顺,大凡看过韩国电视剧的人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韩国。的确,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形成的被各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水是韩水,古城墙没着它,绕过去,北门,东门,南门,一座古老的城池便被脉脉地包笼起来,安然地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救助农村失学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的必要条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基础工程,是改善社会弱势人群生存环境的根本策略。现代高等教育“产、学、研”机制的建立,实质上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原则的体现,是知识经济社会半工半读教育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转生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大明”国号的缘起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火德说、明教说与佛教说。但这些说法均经不起仔细推敲,遂难以成立。“大明”国号应来自《易经·乾卦》“大明终始”义理。在确立国号过程中,朱元璋应该是接受了谋臣刘基的建议,以寓义生生不息的“大明”为国号。  相似文献   
18.
初论《易经》三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易经》的三大规律:生生不息规律,有无相成规律,天以行健规律。  相似文献   
19.
奋斗     
我们总是向往幸福的人生,希望可以不工作不学习,干自己爱做的事,不愁吃不愁穿。但当我们真过着无需奋斗的日子时,无聊郁闷就会接踵而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这是许三多给我的启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奋斗,发掘生命更本质的内涵,只有不断前进,我们才能生生不息,找到幸福的彼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