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48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1.对以民间传说与神话资料作为中国古代体育起源的依据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研究在把握资料上缺乏理性分析,这些资料只能作为传说来看待。2.对中国体育史学家提出的人类原始的体育活动方式可以追溯到5万年到10万年甚至50万年以前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岩画不能作为中国古代体育最早的考古学证据,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史前时代的中国有体育存在。3.甲骨文不能作为体育史学提供证据,它所提供的一些活动不具备竞技的特点,不能纳入体育或竞技格斗的范畴。从考古学的观点来看,真正的体育只能追溯到后周时代。  相似文献   
832.
商业数据库在传统领域的市场竞争大的格局已经保持多年未变,而在商业智能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关于BI产品市场份额的数据各大厂商一直众说纷纭,调查机构的数据也相差很大。而国际权威的市场调查公司  相似文献   
833.
卜辞又称甲骨文,是研究殷商时期我国历史的第一手原始文字资料,也是目前我国最早的档案种类之一.这种档案以龟甲和兽骨为载体,多为占卜问疑的记录.而其中有关疾病、生死的卜辞,不仅为我们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医学文化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而且还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档案,反映了当时我国医学的发展水平和成就.  相似文献   
834.
本文对汉达文库甲骨文库、台湾成功大学甲骨文全文影像资料库、华东师大甲骨文资料库等五个现有的甲骨文电子资料库进行了综合介绍和评价,并由此提出理想的甲骨文资料库的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35.
时间范畴在语言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语义范畴。对殷商时期出现的表示时间的副词进行研究,归纳出甲骨文时间副词和动作关系密切,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进行和有序发生三个状态。  相似文献   
836.
近日自修课下班辅导,一学生随意地问:“老师,你会写甲骨文吗?”“那可不会!”尽管回答理直气壮,但心气虚的发慌。联系每每遇到学生“老师,我问一个课本以外的问题”时的尴尬,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的我,再度切身体会到——历史教师不是那么好当的.特别是新课程、新学生形势下的历史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化难为易,笔者认为关键还在教师本身,在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学识技能。  相似文献   
837.
鸟语花香     
【说文解字】"鸟"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就像一只小鸟,鸟头朝左,侧面而立,长长的尾巴和一双爪子。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说里是被神化的。鸟是人类认知的最原始的飞行动物,在没  相似文献   
838.
马莉 《湖南教育》2008,(11):40-40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亨,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839.
由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主编并为之作序的《中国藏书楼》认为,中国藏书事业的历史,可追溯到文字和图书已有相当发展的殷周时代,专藏甲骨的龟室是我国最早的国家图书档案馆,史官贞人是早期的文献管理者。这就是说,把书籍的最早源头追溯到了这种以甲骨为载体的古老文字形式[1]。一  相似文献   
840.
说“得”     
得,会意字,甲骨文的“得”字由“又”和“贝”组合而成,表示用手拿贝,意指有所收获。《玉篇。彳部》:“得,获也。”后来“导”加彳旁,表示行走时有所得。《说文》:“得,行有所得也。”可见,“得”的本义是“得到”、“取得”、“获得”。如《易·乾》:“知得而不知丧。”《诗经·周南·关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