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47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形考释方面的杰出成就,人所共知。但不可否认,他在这一方面也常有失误。而时至今日,还不时看到有人在援引他的这些误说。本文借鉴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我批判的成例,对题目所涉的内容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具体分析了他的两种失误:一、误二字为一字,或误一字为二字;二、由于误认一个字的全部构件,而把甲字当作了乙字。后者在文中简称为整体误认。  相似文献   
852.
再是个古老的文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在古典文献中也屡见不鲜,是个常见的古汉语虚词。再在甲骨文中也出现过,是鱼的形象字,但该义项并不多见,人们习惯把再引申义二、两看作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再,一举而二也。很明显,该义是从两条鱼引申而来,早在铭文中就有此用法,例如羌钟上就铸  相似文献   
853.
    
正"信"的起源历史悠久,甲骨文中就有了。从造字方式看,左边是人,右边是言,意思是人说话要负责,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即诚实、守信。这是造字者的本义,也是信字最早的解释,之后又引申出信奉、相信、随意、凭证、信使、书信、信息等含义。其中,信使、书信与邮政的关系最为密切。信使就是送信的人,即今天的邮递员,书信投递曾经是邮政的主营业务。可以说,近代邮政就起源于"信"。人类与书信为伴,延续了数千年。曾几何时,人们发现,写寄书信不再是日常必需,而代之以电话、邮件、短信,有人戏言现在是"言而无信"了。我想,此"言而无信"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们联络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854.
丁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一生著作丰硕,尤其在甲骨金文考释以及古史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  相似文献   
855.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中的“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认为:“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其实,这种表述不甚严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蚕”字及“蚕神”,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还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856.
甲骨文字形表》是甲骨文字形整理的集大成者。但也存在着一些瑕疵,笔者就管见所及,参考《新甲骨文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等书,列举《甲骨文字形表》漏收字形及字形归并不当之处:(1)“并”字异体归并不当;(2)“休”字异体归并不当;(3)漏收“讯”之异体“ ”;(4)“毓”字异体归并不当;(5)“见”字异体归并不当。  相似文献   
857.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12):59-61
11八(丷) "八",会意字.从甲骨文到今天,“八”基本上是一撇一捺,大都表示一个东西被分成两半的样子.因此,“八”就是“分”的意思.小篆“八”像是两个人背靠背,也有“分别”之义. 如今,“八”分别之义已经被“扒”得干干净净,当数字用的“八”是同音假借的结果,当然也是一借而不还了.  相似文献   
858.
彳、彡、夕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36):64-66
41彳42彡43夕41彳"行",甲骨文为(十字路口),象形字,以此表达道路通达。"彳"(读作chì斥),象形字。"彳"为"行"的省略形,是古人造字简约的结果。"彳"作部首时,常被人们称为"双人旁"或"双立人"。"彳"不单独"出门",  相似文献   
859.
子晨 《中文自修》2010,(6):64-64
在我国汉字的造字方法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做“会意”。利用已有的字,把它们不同的意义组合起来,一个新的字就产生了。比如“启发”的“启”,在甲骨文中,它的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一扇门,把两个字的意义组合起来,就是用手把门打开,这就是“启”的本义。  相似文献   
860.
林君 《图书馆杂志》2023,(9):I0018-I0022
传统观念里,父亲是权威、力量、严肃的代名词。甲骨文里,最早“父”的字形,像一个人右手持棒的样子,意思是:父亲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说文》里直接用文字表述,“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也认为“父”是手举棍杖、行使教育权力的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