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贯穿了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在戏剧、画论、雕塑、建筑中都各有体现,围绕"情境"、内在联系"、"因果关系"等不同的"关系"分类。狄德罗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审美与原则,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他还以诗歌为最高的艺术样式,讲究诗歌中的"美"对各个艺术门类的启示作用、讲究纯正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2.
荆浩,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唐末五代人。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洪谷,自号洪谷子。其画论著作《笔法记》构建了山水画的理论体系,称为中国画史上划时代著作。本文试就《笔法记》的审美意象、审美创作、审美欣赏等美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画论失语症是中国美术界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现代学者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误读;二,完全借用西方的艺术理论语汇,来对中国绘画艺术进行评判;三,研究古代画论的专家学者逐渐减少。深究其产生的原因概而为二:其一,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颠覆与蔑视,全盘否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和画论。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断层。  相似文献   
114.
“逸趣”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就其审美内涵而言,在不同的时代又有发展流变、丰富拓展。就其审美特质而言,“逸趣”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象、天真简淡的审美风格以及萧疏清远的审美意境。就其生成机制而言,主体高蹈超逸的人格是其先决条件;画家画法之不拘常法,得之自然是其根本路径;画家笔墨之自由灵活,虚灵超脱是其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5.
李六三 《收藏》2020,(3):7-7
李六三知名花鸟画家。1963年岀生,祖籍山东荷泽。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职文化部干部司。喜读书,好文墨,于传统文化与哲学有所思,多有所得。1999年留学芝加哥,涉猎中西文化,视野格局不囿于一隅。2009年入职中国国家博物馆,后任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2019年春,履新文旅部服务中心。追求以文养艺,笔墨追求文人气息气韵,精研中国传统绘画画理画论,并以笔墨“游戏”践行其间。  相似文献   
116.
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作为评画标准,作为中国古代画评画论第一个有系统的画论体系,影响至深。六法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批评理论,一定反映着谢赫对绘画,乃至艺术精神、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其对被他品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的评论中,谓其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而无一字提及六法。说明在六法之外,还有着一个更高的原则和精神。它一直潜藏着,从先秦直到后世,评画谈艺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遵循、坚持着它。  相似文献   
117.
中国画论素有“意在笔先”之说,意指完成一幅作品.事先要有立意:想表达什么意象?借什么具象来表达?怎样构图?怎样使用画语?等等。有了这些主观意旨的构想,将之烂熟于胸。再提笔追写,方能得其形神。写一篇文章,先要占据一种“立意”的高度,借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处理、结构的搭建乃至方法的选用和语句的铺排等等。内容决定形式。立意决定内容以及内容如何与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8.
正一、教学立意中国画论有"意在画先"一说,课堂教学的设计也是一个意在教先、以意统教的过程.费马点是2006年版浙江课程实验教材数学八下4.2.3课后的设计题,它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呈现出来的.假设点A,B,C表示三个村庄,要选一处建车站,使车站到三个村庄的公路路程的和最短,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车站应建在费马点上.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以三角形内一点与各顶点组成的夹角都是120°为条件,证明三条线段之和  相似文献   
119.
美国学者苏珊·布什的专著《中国文人论画:从苏轼到董其昌》在第二章"苏轼"一节在对苏轼画论的研究中引用、鉴赏了苏轼的题画诗、文共21种。作为一位儒家学者,苏轼关注的主要是艺术家的性格。在他看来,只有像文与可那样的高人才能将自己的本性与竹之本性相融,并能得到足够的启发去识别万物应有之道。苏珊指出,苏轼观点中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前后矛盾之处都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论画的诗和文都是为某些特定的画而作的,并且已经过去了一定的时期了。  相似文献   
120.
达·芬奇《画论》不仅在绘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透彻的阐述,而且对绘画的性质与美学特征做出了深刻全面的论述,其中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艺术表现的内容等等问题的论述,与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认识颇有相通或相同之处。对达·芬奇的艺术观与古代书论所体现的艺术观相比较,有利于向西方学习,引进新理念,开拓书法创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