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清末中国教育选择了日本教育为发展模式。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便是在教育上学习日本的最初尝试。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教育改革成为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学习日本教育也随之开始。本文仅就癸卯学制与近代日本学制的异同试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2.
《教育家》2004,(1):20-22
回顾中国现代教育100年的历程,无不发现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同教育理论的碰撞之中。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往往有几个学派,观点不同,甚至对立,但是通过他们各自的深入研究和相互争论,使教育理论得到全面的发展。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今后少走弯路,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会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73.
已往的论著给中国教育史分期,都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相对应,因忽视了教育相对的独立性,而不能清晰地描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且使对一些教育家的评价不够中肯,甚至于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理论,从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按"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形态"--"现代学校教育形态"重新给中国教育史分期,探寻中国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并以孔子和张之洞为例,以新思考给他们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74.
癸卯学制》是经过不断探求应运而生的。《癸卯学制》的出台、框架设计、主旨和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彰其贡献。  相似文献   
75.
作为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普通、实业、师范教育并行发展,学制系统与教育行政系统分离。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张百熙是晚清第三任管学大臣,也是任职时间最长,建树最多,遭受诽谤与争议最大的中央教育行政长官。他倾其全力恢复和发展京师大学堂,主持制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实施了新学制--癸卵学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7.
单士厘是我国近代较早放眼世界、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日记集《癸卯旅行记》集中反映了她为国为民的思想,如较早地关注中国教育问题,蔑视封建礼法,提倡文明开化,启蒙妇女解放,反对殖民侵略等。  相似文献   
78.
中国近代学校始设于19世纪60年代,叫做“学堂”。当时仅有若干新学,尚无学校系统。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后,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学制。  相似文献   
79.
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设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现代语文教育由此诞生。就百年来语文教育发展进程而言,《癸卯学制》中语文独立设科也许更表现为形式上的意义,而接下来由民国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实质性影响则可能更为直接或者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80.
正现代语文教育,一般是指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到1949年这一时期的国文国语教育。因为正是"癸卯学制"颁布后语文才单独设科,从旧时代文史、伦理、道德各种教育合一的内容变成了一个专门学科。从最初的"词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到后来的"国文""国语""语文",名词的转换也意味着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各种思潮的斗争、辩论、消长,这里有课程标准的讨论与颁布,教科书的编写及其使用,西方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介绍与引进,中国本土语文教学方法的倡立与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一些语文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有关语文教育的科研的开展、刊物的创办等。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