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53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丽 《课外阅读》2011,(12):47-4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创新能力是多种不同的能力所构成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等。但是,创新能力也并非某些人所特有,它是每个正常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罢了。所以,当我们面临“创新”这一课题的时候,要着眼于全体学生,把创新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32.
1986年我调到《上海文学》杂志社做编辑,终于和史铁生见面了。我的直觉是:他的健康强壮超过了我所认识的所有的人。他自在而豁达,说自己的腿就像说别人一样,经常把我逗笑,因此我也不担心说腿的话题会刺激到他。  相似文献   
33.
阅读直觉是学生对文本最朴素、最原始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直觉,引导学生展开认知体验。教师可通过感性诵读、理性鉴赏和多元训练等途径,引导学生产生、运用和内化直觉思维,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全面认知,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4.
吕有杰 《文教资料》2005,(2):172-175
研究数学史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数学素养。将数学史的有关知识与中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平时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故事的启迪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意挖掘数学史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适当展示有关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中直觉思维的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相似文献   
35.
跟踪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共性问题,作为旧课与新课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不断从已有知识中获取新知识。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尝试跟踪教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更是“情感目标”的一种升华.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独特地位正如庞加莱(Pocncare)所说:“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直觉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知觉方式与思维定势所起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就以上两个因素探讨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7.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阶段,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是在直觉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相互配合下完成的.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进程中,总有一些音乐人和歌手能够在大众化音乐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音乐形式。按照近代音乐的发展顺序、规律,从人声的特质入手,在开发现代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加上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方法,对现代人的审美观进行分析,以美学的角度阐述美通这种音乐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和前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9.
论普遍语法观与第二语言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普遍语法观为出发点探讨第二语言能力的研究。虽然语料分析(包括对比分析、差错分析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们忽视了语言能力中的重要一面,即语言知识的天赋性和普遍性。我们认为,中介语能力是个复杂系统,包含天赋的内在知识系统和后天的习得系统,而后天的习得系统包含具体语言的参数设置和词库的子语类化特征。交际策赂、社会文化知识等虽然构成语言使用水平,但是不应该作为从理论意义上探讨语言能力的研究对象。除了可以从外在主义的角度研究中介语语料,归纳整理出具体语言运用的规律,我们还可以从内在主义的角度透过中介语使用者的直觉探索潜在的语言知识,考察普遍语法原则在中介语中的反映。笔者认为,调查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直觉或合乎语法性判断与中介语的语科研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40.
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名称,名称最早产生于直觉的聚合。在人类的神话阶段,人们对神的崇拜实质上是对神的名称的崇拜,因为各种神灵的本质只是一种只有能指而没有所指的虚构。早期人类意识中的隐喻思维对名称的产生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语言生成的初始过程不是一个逻辑化的过程,而是一个诗性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