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文不足百字,却将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为什么绝弦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是一篇比较浅近的文言文,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该课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大多让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因为  相似文献   
92.
黄鸽 《河北教育》2011,(9):15-16
罗才军老师对课文的解读深入独到,设计匠心独具,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沉浸在“高山流水韵依依,千古难觅一知音”的境界里,犹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  相似文献   
93.
打开电脑,总会习惯性地查看名为"匆匆"的文件夹,也许它将成为我今生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些珍贵的过程资料都成了我追求语文教学真境界路程上的一道道风景。打磨始于文本细读,这是一次跨越时空寻觅知音的心灵旅程……  相似文献   
94.
刘再复先生给今年即将再版的梁归智的《红学泰斗周汝昌传》作序,他的题目直言"周汝昌是中国文学第一天才的旷世知音"。刘先生的"首先如此肯定曹雪芹的无比崇高地位的是周汝昌先生"的论断是错误的。纵观周汝昌研红的一生及成果只能证明他"根本不懂《红楼梦》",在《红楼梦》研究上他一生都是在证假为真,都是在曲解、颠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艺术构思。周汝昌其实不是考证派,而是典型的索隐派;他的一切所谓的考证,其实都打着索隐派的烙印,他也把自己定位为索隐派。他的索隐其实都是脱离了文本的"悟证",是猜笨谜,乱索隐。因此,他绝对不能被称为中国文学第一天才曹雪芹的旷世知音。  相似文献   
95.
按惯例,我拿着听课本走进了六年级一班的教室进行随堂听课。孩子们见了我有些兴奋,老师见了我有丝讶然,略显紧张,不过她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开始上课。今天她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文——《伯牙绝弦》。看到课题,我暗想:该课教学有挑战性,感受朋友问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对文中“知音”一词的理解、感悟将是本文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将成为本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96.
《伯牙绝弦》是小学六年级教材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也是“知音”一词的出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于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由此确定“读为主线.以问促读.读中感悟”的教与学的方法。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97.
老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老师,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当老师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传道解惑时,我就暗自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个老师,当个孩子们最喜欢的好老师!我亲爱的邓老师,总是那么的温柔、和蔼——她,不就是我的母亲吗?我亲爱的邓老师,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理解我——她,不就是我的知音、朋友吗?老师,我爱你!我爱你这个  相似文献   
98.
知音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现代价值是多方面的:旅游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因;永恒的魅力等。深度开发知音文化旅游,宜在知音文化的源头上作挖掘,以"琴"为中心,以"钟"为辅,让琴声与钟鸣相得益彰,让人们了解伯牙与钟子期可贵的人格精神,高超的音乐造诣,为知音文化增添新的亮点。在此基础上整合开发,扩大知音文化旅游的规模。  相似文献   
99.
现在称追星族为“fans”,来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对神的崇拜所导致的疯狂”。台湾作家余光中说,fans译成“粉丝”很贴切,因为“丝”体现了群体性。同样是仰慕,“知音”只能是少数,而“粉丝”必须是多数。  相似文献   
100.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文艺批评、鉴赏角度创立了一套以"知音"说为中心内容的文艺鉴赏论,以此来说明接受主体对创作中艺术境界的深刻领会在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而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从"空白"、"虚实"、"召唤结构"等多角维度参与文本的对话、对意境的体验与再创造。本文试以中西接受美学理论的交融处为基点参与意境审美艺术活动,以探析李煜词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