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篇
教育   481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01.
上大佛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清流乡长新村,现存20龛,年代涉及唐、北宋、明,各期皆有年代明确的造像记。龛像时代特征明显,个别龛像独具特色,尤其北宋初期造像,多数有造像名称和造像纪年。题材丰富、时间集中,可补充安岳北宋时期造像序列,各类题材和组合显现出信仰体系和佛教造像的民间化。该造像点为研究安岳乃至四川地区摩崖造像发展演变和宗教信仰变化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802.
古代陇南金石中有一百三十多首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和词,又以近体诗为主;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陇南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们题留在飞龙峡、杜公祠、祁山武侯祠、万象洞、鸑鷟山、登真洞等处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03.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广东省肇庆市,被誉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入选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对六祖禅宗文化、七星岩摩崖石刻、孔学大师陈焕章、中西文化交融的使者利玛窦、清官的化身包拯、端砚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开出有特色的国学教育课程,建立国学实训基地,健全大学生人格,使国学教育真正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04.
元结在湘南地区缔造了大批摩崖石刻景观,阳华岩是其中之一。《阳华岩铭》创作于公元766年,由元结撰文,瞿令问书刻,形式精美,历代金石文献都有著录。《阳华岩铭》石刻迄今保存完好,具有文物、考古、文献、书法、游览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5.
契丹族并非"无文化"、"无礼仪"的"犬羊之邦",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草原英雄民族。隆化为辽之北安州,是一个军事重镇,是州郡县三级治所,古城遗址犹存。辽国驿道经此可西南去南京,北上至中京、上京。兴州窑址为燕北最大民间窑址,记载着详尽的工艺流程。石佛口摩崖造像证明自北魏经辽至金元,造像石刻从未间断过。  相似文献   
806.
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和考证了孔望山摩崖造像 ,确认三大主尊为老子、孔子和东王公 ,并此造像地是仙佛祠祀的场所。  相似文献   
807.
龙门的维摩诘造像,现存实例有一百多铺,时间跨度北朝一代,这在中国其它石窟造像中十分罕见。特别是莲花洞、古阳洞宾、阳洞等窟内的维摩变造像,生动地表现了经变故事中文殊前往问疾时的特定场景,并形成较为固定的艺术模式,出现了窟龛无论大小,其上必有文殊、维摩对座说法场景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8.
本文论述了须弥山石窟的主要构成形式、造像特征及其与周边石窟的演化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809.
“嘛呢堆”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只要一踏进藏族地区,就能在山口、林莽、湖边、渡口、桥头、十字路口等,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嘛呢堆”这一神秘文化。“嘛呢堆”从狩猎的工具、神灵和凡人的路标、祭祀的场所逐步演变为具有驱邪求吉的祥物。“嘛呢堆”代表着藏族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从古到今,方兴未艾。本文拟对藏族的“嘛呢堆”这一神秘石文化的产生、演变、嘛呢石刻图纹以及其吉祥意义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10.
石门摩崖石刻是指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古褒斜道上的人工隧道石门内外的、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摩崖石刻。其中《Chu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北魏《石门铭》在我国书法史上特别有名,被古今中外习练书法者奉为楷模。而南宋晏袤《Chu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和《山河堰落成记》则一向被忽视或者引起诸多争议。根本原因在于前者紧紧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把对于时代精神的审美领悟融入了笔端,体现了当时趋优创新的文化选择,而后者则将书法艺术的“人欲”屈就于理学的“天理”。它启示我们:艺术的成功必须在文化选择上趋优创新,并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汉水流域的文化艺术要想取得像石门摩崖石刻那样高超的艺术成就,艺术家和作家们就应该细细地揣摩现代化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象,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和历史发展的维度趋优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