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红楼梦》书名之寓意与秦可卿这个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可卿之名为贾府的秦氏与仙境的可卿的合称;秦氏(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与贾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可卿)所托之梦却“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102.
缓慢推进故事情节是《红楼梦》的基本写作方法之一。因为元春享年36岁,所以,到元春去世时,《红楼梦》的后半部应该写出6年的事情。《红楼梦》后半部至少要写"十七年",才能写到贾兰为国捐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是宝玉和史湘云到了老年要成为夫妻。如果要写到史湘云40岁,《红楼梦》后半部要写"二十四年"。如果写到妙玉"青灯古殿人将老",《红楼梦》后半部要写"十七年"。元春去世是《红楼梦》后半部的关键,依"缓慢推进"之法,即平均十回写1年的故事,"到元春去世时",就必须写到一百四十回。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全部《红楼梦》可能有一百六十回。  相似文献   
103.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最早以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手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后来连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共计120回,被人们广为传诵。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他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祖父,父辈任织造之职达六七十年之久。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当过康熙的伴读和侍从。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以曹氏任职的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雪芹的儿童时代是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的。  相似文献   
104.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之作。全书120回,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他们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5.
王晴 《文教资料》2014,(36):14-17
探究脂批与《石头记》的关系,舍却庚辰本《石头记》必不能详尽。与其余脂评本比较,庚辰本现存2100余条脂批中确有许多其他抄本上没有的点睛之笔,但也不乏与《石头记》内容相抵牾的评点,疑影重重,令人费解。为了寻找症结所在,本文重点从文本人物形象出发来鉴定几条颇具争议的脂批,穷其枝叶,溯其源流,还原《石头记》的本来面目,也为正确而有效地利用脂批研究《石头记》提出比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周汝昌70余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他或者是论争的参与者,或者成为论争的对象,既被罩上了肯定与赞誉的光环,亦遭受讥嘲与攻击,"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相似文献   
107.
四季书卷图     
自十二岁偷看《石头记》始,书便成了我的至友,直到年将知天命,仍痴情于此,阅读不辍。一窗前那枝我所见的最早绽蕾的迎春,已有了浓浓的倦意,余香也不再点染我的心灵,我睡着——  相似文献   
108.
伊妹信箱     
<正>伊妹姐姐:我从小被父母遗弃。前不久,我的亲外婆给我写了一封信,还来看了我一次。我的养父母知道后,要我在他们和外婆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09.
解读"因空见色"自色悟空"应摆脱"色"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字面意思所惑,才能理解其真义."自色悟空"表现了空空道人的理性思考.经此一"悟",他才如酣梦惊觉,认识和信仰翻然生变,原来厚地高天,自古及今,人间之"至情"无时不在,佛家所谓"色"空",实为自家心造的幻影.由此解悟,空空道人才易道为僧,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者匠心独运,于开卷处巧妙地映现了宝玉的精神面影,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10.
正闷热的夏,枝繁叶绿,阳光透过树荫印花了古味的四方城。我,大学毕业了。二零零三年的七月,手上捏了只档案袋子,我就这么来了情报所(情报所是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习惯性旧称)。这之前,我是从未想过干图书文献这档子事的。路痴乃是我的常性,本该去所长办公室报道,却拐到了后来真成了我坐班地儿的文献馆。推开嵌着玻璃的老式木头对开门,燥热倏地被关到了馆外,涌入鼻腔的是儿时记忆里去父亲工作单位的水泥地味,湿漉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