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教育   2602篇
科学研究   296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88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48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无论从心理学、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国家及个人的发展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2.
高职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社会化的加速,医学学科加强人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高职医学教育必须加强对医学高职生的人社会医学教育。首先要明确规划人社会医学核心课程与体系;其次就是课程设置要体现人精神;再次就是医学高职生人精神的培养要贯穿在医学高职院校的全部课程之中;最后就是要培养医学高职生的人精神需要营造浓郁的校园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从物权法定原则、各国立法状况、现实的客观需要几个角度证成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着重对建立居住权制度的社会条件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居住权制度作一简要的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105.
新闻传播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媒体,总有各种不适应;媒体抱怨四年大学的专业学习"金玉其外",难接地气。针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矛盾,本文运用个案研究和民族志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高峰体验课程的实践过程、效果评估和教师总结等内容进行全面观照。研究发现,此类课程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探索获得了初步成效,"教学预设"、"学生预期"和"学生学成与收获"基本吻合;此外,该课程在从美国高校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其在中国新闻教育领域中更具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6.
社会学概论是电大开放教育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本、专科选修课.本文从把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整体结构、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方面对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7.
职业咨询的主要过程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职业咨询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所以咨询员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他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作为一个咨询员,应该有相当宽泛的学科基础,微观层面是心理学,中观层面是教育学、管理学,宏观层面是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具体包括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与文化基础、如何建立助人功能的关系,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对生活型态和职业发展、鉴定、研究、评价和适  相似文献   
108.
化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是一种融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科学教育的新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组织化学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9.
在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职业是多元社会分层的契合点,一旦获得了某种职业,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成员为了改善和维护各自的地位,总是力求使自己及其子女从事社会地位更高的工作。这样,即使社会中所需的某类人才已经饱和,但只要是这类就业岗位在社会地位的获得和流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的相应就业需求就会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与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开启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思维,通过对二者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观察对象的方式和解释对象的策略等的对比,旨在梳理和构建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脉络与框架,以期为读者了解二者方法论搭建脚手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