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泗水捞鼎"故事在早期文献中本身带有扑朔迷离的色彩,而汉代依据该故事创作的画像则更使该题材的图像意义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学界研究汉代"泗水捞鼎"画像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楼阁人物"式"泗水捞鼎"画像意义进行考证,尤其注意到这类画像实含有为死者及其家人共同祈福的含义。反映了汉魏晋时代一些墓葬中具有祈福、喜庆等信念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巫术在契丹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人类学、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分析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对了解契丹历史大有裨益。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表现为:战前为进行战争提供合法性,战时诅敌求胜、鼓舞士气,战后进行祈福消灾。澶渊之盟后,契丹巫术逐渐走向分化和消亡。  相似文献   
13.
祈福求子①风俗,指的是通过向神灵祈祷或借助其他方式,来达到早日得子的风俗习惯。在中国,有生殖崇拜、求神拜佛、食疗法、送物祝子等方式;在日本,也有性崇拜,及参拜神社、石头之说、温泉祈福等。通过采用文献法及对比法,展现了流传于中日民间祈福求子的主要方式,研究了两国民间生育风俗之一——祈福求子风俗的文化韵味及特点、实质目的。  相似文献   
14.
阿蓝 《上海集邮》2003,(2):C001-C001
在我国,羊历来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商代甲骨文卜辞中,"羊"通"祥","吉祥"即"吉羊"。值此祥和羊年,上海电信特色拜年金卡温馨出炉,单枚成套,属特种201卡,面值50元,并配有精美卡折。画面仅用二色,金色的羊在红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格  相似文献   
15.
蒋勇 《武当》2014,(3):5-5
大年初二,青城前山景区山门,青城派掌门、四川省武术协会青城武术研究会会长刘绥滨率青城派高手及弟子三十六人向中外游客拜年,随着悠扬的洞经音乐响起,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带领大家习练青城养生太极。在山水之间学习太极养生六式,既欣赏了美景,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他们还免费向游客传授青城太极养生功站、动六式,还展示了最新推出的青城玄门太极拳二十四式,向中外游客赠送青城太极拳功图谱光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和节庆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是传统民俗中的公众节日,还是属于个体人生中的节日,酒已成为了节日庆贺必备的"文化道具",成为节庆习俗文化的构成.因此,酒类广告语充分利用了酒在我国传统节庆中特殊文化地位的商业价值,把节庆作为诉求的基本支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罄元 《收藏》2013,(2):15-15
如意历来为皇家至宝如意,既是古代帝王手中常握之物、文人书斋赏玩之品,也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在清代,每逢皇帝登基及帝后寿诞,大臣们必进献如意;皇帝大婚,需在喜床四角安设如意。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共收到如意1000多柄。当年,如意还是重要的国礼,并且是皇帝过年时赏赐给八旗子弟的“压岁钱”。每逢吉庆佳日,王公大臣间都以如意作为馈赠、贺婿及祝寿之礼。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0,(6):6-6
日前,苏州金阊区留园幼儿园开展了为玉树灾区同胞制作“许愿杯”送祝福活动。图为幼儿园的两位小朋友在小纸杯上绘画象征美好生活的画面并写上祝福话语,为灾区人民祈福。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研究》2014,(15):F0002-F0002
百色祈福高中是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2月创办的百色市公办重点高中,是百色市三所市级重点高中之一。学校坐落在浸染着革命鲜血的红色百色,屹立于右江河畔,俯瞰全城,美景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20.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古代人们祈福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