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名家信箱     
湖北襄樊读者袁荣问: 1.中国武术中,哪个拳种祛病强身的效果好,同时实战性又强? 2.硬气功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处?能不能治病?武术中有铁腿功.这种功去怎样才能练成?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三件古文物及相关资料的剖析,论述我国先秦及秦汉时期,行气导引术与古代哲理、经络学说的关系及其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3.
王栋以其独特的诚意观来纠正心学的流弊,价值很大。他综合了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艮的"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王栋强调"诚意修身"必须立定主意,把诚意看成是彻首彻尾的修身工夫,特别要求在"诚心"上下功夫。他解诚意功夫为慎独,认为诚意本身就是一种功夫,而慎独也是一种功夫,而且这两种功夫是相通的。王栋认为这种慎独的诚意功夫,不是已发之功,而是未发之功。王栋不仅把"独"字解释为"意",且赋予以不睹不闻,未发之中的本体地位。王栋还针对当时的痼疾,提出"诚意祛病"说,试图用"诚意工夫"来防止现成派的"乱发"之弊的"狂"者意志。王栋认为诚意是为了正心,做到自心自性,自诚自明。  相似文献   
44.
李国清 《冰雪运动》2004,(5):114-115
冬泳运动对人身体健康有多方面影响.如能强身健体又养生祛病等.许多专家在冬泳与生理健康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而冬泳与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影响甚大,通过对60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冬泳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得出冬泳在挖掘人的内心情趣、改善情绪、培养意志、转变精神状态以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5.
通过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他们中许多人对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健身祛病原理、练养结合及注意事项的掌握、认识与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应予以纠正,以利于更好地推广太极拳活动,促进全民健身的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6.
梁浩 《武当》2009,(2):6-7
该功法简单易学.得气快.县有疏筋、通经.行气通络.吐纳祛浊.采天地之气、日月精华.营卫全身之功,故能祛病延年强身体.  相似文献   
47.
傅森 《武当》2009,(4):51-51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5亿,超过了人口总数的12%。而这部分人群,基本上都有祛病健身之需。由于这些人几乎全都是退休人员,他们完全有时间进行一些力所能及、动静相间的拳法锻炼。一般每天坚持训练1~2小时即可。为了配合他们锻炼,笔者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老年疾病,设计了一些内家拳功的操练方法。  相似文献   
48.
现在,久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出现眼睛干涩、眼肌痉挛、眨眼频繁、肥胖等不适。这是因为久坐电脑前无形中会伤害人的“肝”和“脾”,所以会有视力下降、头晕和腰酸背痛等不适。那么,如果您能经常掐一掐自己的合谷穴,也就是食指和大拇指之间的连接处,即平时大家常说的虎口的中点位置,便可以达到缓解眼睛疲劳以及眼部胀痛、头痛、头晕、恶心、欲呕、心慌、胸闷、颈背酸痛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8,(5):23-24
心意拳是既注重实战搏击格斗,又注重丹田功,注重内养、内炼的拳法。内养、内炼首先要注重对“三性的调养”,才能逐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才能祛病健身、强健体魄,达到延年益寿而至拳术上乘的境界。  相似文献   
50.
匡常修 《精武》2008,(8):36-37
先天气功是道家一种性命双修的功法,是古代道家和养生家经过实践成功的保健延年要法。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对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有很大的作用。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多是含糊其辞.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的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莒今已八句有余,一生受益于此功,特结合自身体会,浅沣详解,公诸于世,以为后学者修炼之用及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