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李华 《大观周刊》2012,(31):28-28
中国禅学始于汉末安世高的小乘禅,玄学的盛行带来了魏晋般若学的繁兴,至南北朝时,北方禅学蔚为大观。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进入了模仿世俗化的封建宗法制度确立传法世系的阶段,禅宗一向重师承,因此以标榜“南天竺一乘宗”的菩提达摩便被奉为东土初祖.至唐宋时更是有西天二十八祖之说。  相似文献   
72.
蔡智恒作为一位网络作家,从其成名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到其近作《回眸》,描述了许多爱情故事,尤其是琼瑶式的纯情。纵观其作品,大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执著与放下。本文试图从这一主题来分析《回眸》中的三篇小说,并从其禅学思想来看蔡智恒的写作,留意其幽默写作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73.
韩阳  关键 《出版参考》2007,(10X):17-17
近日,哈尔滨出版社推出了《禅语禅心:人生禅——渐悟禅学中的人生智慧》一书。该书契合了禅学的宗旨和心性,以灵动的感悟追求澄明高远的境界,把深刻的禅理贯穿到现实生活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中国传统美学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历史思想的影响,道教思想、儒家思想、佛教禅学是中华二千年封建社会思想范畴的三大主流,它们“天人合一”的思想归结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特质,即美在意象、美在和谐、意境为美、伦理为美、和合为美.中国传统美学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促进现代设计风格民族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5.
<正>日本现代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在《禅宗》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茶匠之心。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位大茶艺师,他泡茶非常好,主人一天都离不开他,主人要去京都办事就一定要把他带在身边。他说:"京都有很多浪人,我又不会武艺,被人逼住怎么办?"主人说:"没事,你也穿一身武士装,挂一把佩剑,别人就不招你了。"他就这么照猫画虎地穿戴起来,跟着主人走了。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他自己出去散步,在池塘边就恰好撞上一个浪人(注:浪人,意为流浪的武  相似文献   
76.
价值观念焦虑症是现代人普遍罹患的一种心理病症,现代西方医学对此并无深刻认识亦无治疗良策。中国古代的洪州禅学对价值观念焦虑症确有超前的深刻认知和标本兼治的良策。  相似文献   
77.
本文是对庄子内篇的一个本体性的哲学诠释。彰显七篇包含的辩证发展的前提:宏观超融的道的观点引发了齐差异万物于一同的论述。过去对齐物论的说明争论可以由《逍遥游》作为起点来加以解决:齐物论者,非齐天下的物论也,而为齐天下之物之论;此处应显示出本体诠释的整全性而不必陷入个别经典诠释的质碍之中。齐物之论有其前提,也有其后果,如此方能说明齐物论后五篇的辩证发展,形成了对庄子内篇的整体的本体辩证的深入理解,为庄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汉学家或汉学派A.C.Graham等对庄子文本的某些看法进行了批判的回应。为了论证此观点,本文先从庄子其人处入手,进而分析了《庄子》与《老子》、易学、禅学的思想异同。《老子》以简易的方式发挥了有无变易之"道",而《庄子》则运用"寓言""重言""卮言"以更细致地、更扩大地强调了"道"的曲折变化;仍能统一宇宙变化的真实感与无常感,导向禅学中变中见常、常中见变的智悟。从以上的比较之中,可以凸显《庄子》既出且入的本体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贯通对《庄子》内篇七篇的整体理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作为七篇中的本体思想原理,从整体与个体的层面上发挥了本体之知,之用,之行。本文因而彰明了内篇七篇中道与人的本体之知见与用行之合一,形成了《庄子》的本体辩证哲学。  相似文献   
78.
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王昶的诗词虽然不广为人知,但是也有着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味。本文从王昶的几篇诗歌入手,结合他的诗词风格,对他的诗词中的禅学意味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诗学思想和诗词风格分别是他的诗词中禅学意味的前提和基础,而他的诗词中运用的意象等则是禅学意味的表征。  相似文献   
79.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政治上的失望,加之诗人本身的信仰,最终使他走了一条亦官亦隐的中间道路。王维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便是贵族的气象、盛唐的神韵以及不易察觉的闲适或寂寞。  相似文献   
80.
魏晋之前的中国诗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基本属于儒家的话语,道家偏重审美的诗学蕴含直到魏晋时期才真正在文艺上产生影响。融合儒释道三家而成的禅学在唐代已成熟并为文学活动和中国诗学打开新的局面,影响了创作主体、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及批评鉴赏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