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轮椅上坐了40年,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靠仅剩下的几根能活动的手指,用"黑洞理论"撬动了整个科学界,他被称为"宇宙之王"。这一回,他再次搅起一个大漩涡。2010年4月25日,霍金说:外星生命几乎可以确定存在,人类不要主动和它们打招呼。就在当月月底,霍金又言:人类终可  相似文献   
142.
月球作为地球的伴星,以她的美丽缥缈、婀娜多姿,吸引了人类的注视,引起人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人类探月从未停止,科学界如此,文学界也是如此。科学家们探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义学家“探月”,尤其是诗人,玩月赏月,情趣十足。  相似文献   
143.
阿碧 《中学生百科》2012,(15):49-51
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之前,很少有人能猜得出今年的获奖者是科学界的"窦娥"。他就是以色列材料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1982年,谢赫特曼发现了打破晶体学常识的准晶体,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这一发现,他也因此受到科学界的排挤,著名的化学家鲍林甚至称他为"准科学家"。将近30年后,这位准科学家却站到科学界最高的领奖台上。●打破常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4.
“魔猫”     
在许多文化中,黑猫被视为一种不祥的征兆。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但是,随着一只小猫的出现,科学界也一本正经地讨论起关于猫预言死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5.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所大学演讲,大教室中满是对他充满崇敬之情的师生。演讲完毕,由现场人员开始自由提问。一位女生站起来问:您被誉为科学界的巨人,那您认为自己是巨人吗?  相似文献   
146.
期待权威解释 从2009年年底开始蔓延至今的西南大旱造成严重损失,但关于大旱的成因一直没有权威部门和专家出面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和澄清,有关媒体甚至撰文质疑,大旱面前科学界缘何失语?文章摘用4月4日出席第十六期"小谷围科学讲坛"的广东气象部门首席专家、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的看法,"一个能体察到的隐忧是,大旱发生后,科学界对此几乎失声.这才让'美国报告'祸起三峡'等传言不胫而走.这说明,在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科学界应该发出权威声音,规范舆论宣传."  相似文献   
147.
今年中国学术界、科学界几个老人的相继辞世,让国人几度唏嘘,几度哽咽。先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与世长辞,前不久医界巨子贝时璋去世,紧接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又离开了我们。栋折梁摧,岂不痛哉!他们都是学界泰斗,科学巨匠,堪称学术界、科学界的擎天柱。他们的离去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之动容,显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无与伦比的学术成就和无可比拟的杰出贡献,也不仅仅是他们独具魅力的人格操守和深厚广博的修养境界,更重要的是他们矢志不移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8.
告别贝时璋,便意味着告别了上世纪,告别了一代学术大家悲欣交集的集体命运。100年来,作为最后一个中研院院士,他见识了家国罹难、运动风波、人事苍茫,见证了现代科技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亲历了中国科学界的起起落落。  相似文献   
149.
2003年2月27日,世界科学界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一位中国女性科学家的身上。当她以一袭红色唐装从容登上领奖台时,全场为之热烈鼓掌。她就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奖者李方华院士。 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每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一次,专门授予全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科学女性。在众多参选的女性科学家中,李方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作为第一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中国女性,在绚烂的"女性诺贝尔奖"光环的背后,是她五十年的寂寞耕耘:科研条件的局限、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负,在种种困难的限制下,她一路闯来。  相似文献   
150.
最近,在韩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权威身上出现的伪科学事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该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除了与科学家的职业操守有关,与科学研究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关之外,也与当今弥漫在科学界的“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