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553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21.
周军 《精武》2005,(10):1-1
我与郭玉杰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听一位朋友说,有一位武者创编了一种拳法很厉害,有时间可以见识见识。当时我很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传说。创拳者多为大智大勇,且坚忍不拔者,现在习武者多为健身、防身,谁会在这上面下多少功夫。后来和郭先生接触多了,才发现郭玉杰先生真的痴迷于武术之中而不能自拔,而且功夫的确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22.
王国齐 《精武》2005,(6):36-37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爪拳,岳氏散手或岳氏连拳,它是翻子门鹰爪派的拳法精华。  相似文献   
223.
224.
范克平 《武当》2005,(3):8-12
第三路 二十、左单掌 1、身体向左转45度,左足向左前方迈一步,右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于后方,同时,两臂手成平掌引落至腹部,转成正掌,互成交叉,右臂在左臂外部(图51)。  相似文献   
225.
马虹 《中华武术》2005,(9):33-36
有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要从整体上出色,就必须使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26.
蒋文 《武当》2001,(12):42-42
  相似文献   
227.
留阳道人 《武当》2000,(5):16-17
太极拳理法中,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这一组阴阳统一关系的技法,在太极拳拳架、推手和散手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一组变化多端的技法直接影响着太极拳风格和功夫的层次,故本人特根据太极拳原理和拳经技理,对其辅助手法和特色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28.
高同进 《考试周刊》2008,(18):147-14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并在学校中被积极地推广和发扬.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有强健体魄的高级知识分子更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中国未来的社会精英将一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健康的身体当然是他们发挥才智的基础因素之一,因此对体育的重视更是不能放松.武术--我们的国粹,理应成为这些体育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人在几年的教学中言传身教,对武术有着一点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229.
李玉华 《武当》2006,(6):14-14
拳论上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益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段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方法以及准则,其要点,在“总须完整一气”这一句上。实践中往往因为做不到一气(用现代的话说是一致),结果是五花八门,有的练拳者虽练拳多年,套路也特熟,但行拳始终无力,甚至走了形,掉了样,外界称之为太极舞或是迪斯科,没有一点太极拳的韵味,这里谈谈我们自己的练拳体会。  相似文献   
230.
中华武术概说武术武术又称为功夫、武功、国术或武艺。以技击为基本特征的中华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且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