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
12.
概述囊袋由来,并对上世纪90年代末,河北隆化鸽子洞出土的元代窖藏丝织囊袋形制、纹饰、工艺等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文献记载唐武宗、后周世宗两次法难和青州龙兴寺具体实物造像以及曲阳修德寺、博兴龙华寺、乡义寺集中掩埋多座寺院佛像旁证事例的分析考察,以更加坚实的证据揭示出龙兴寺400余尊佛像确实并非全为该寺一座寺院造像,其中还包括青州其他寺院的佛像在内.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地区窖藏青铜器埋藏地点较多,本文搜集十处重要窖藏,分析其特点具有器类杂乱、器型无规律、铭文多为族氏铭文且没有重复等重要特征。辽宁地区窖藏青铜器埋藏原因学界意见颇不统一,主要有储藏、祭祀以及遭遇变故等观点,在探讨窖藏青铜器埋藏原因时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片面地用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17.
何家村唐代窖藏珍宝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村质多样,其所涉及的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复杂。在众多的珍宝中有两类宝物特别引人瞩目:一类是金、银质“开元通宝”钱币,一类是金、银质盥洗盆。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唐宫廷贵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唐宫廷生活习俗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了题为“蜀地遗珍”的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来自四川宋瓷博物馆的106件(套)珍贵文物首度亮相杭城,达到该窖藏文物外展规模之最。展览共展出一级文物21件(套),二级文物61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可谓件件精品,不少孤品、珍品的展出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9.
20.
历代在正流通钱币上另行加工、雕刻文字图案或纹饰,谓之“刻花钱”。从出土情况和面世藏品上看,自汉代就偶有刻花钱出现。这种工艺在唐代得以发展,有可能与当时高水平发展的金银器錾刻工艺有关。宋元时期刻花钱相对少见,及至明清、民国时期在钱币上刻花又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