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41篇
综合类   7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对竞走运动项目特点和训练规律全面、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医学四个方面探究竞走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训练质量"的可行性。分析表明:竞走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可有效加强核心稳定性和协调性、增大躯干小肌群力量、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和支配能力、预防损伤及加快体育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对竞走运动的经济省力、增大步长、加快步频,提高竞走"训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目前不能用力学方法系统地分析竞走的运动规律,也不知其频率响应的确切规律,对竞走的跑台实验也有争议。文章通过构建人—地模型、刚性链接刚体系模型和稳定竞走模型,用力学方法剖析竞走的步长,梳理稳定竞走中基本运动参量间的关系;从肢体摆动属性出发建立进一步研究所需的力学概念和关系;通过文献资料切入竞走实际,用新构建的力学概念关系处理实验数据、建立电子表格,绘出多种竞走频率响应的极限曲线;发现竞走中的共振现象、续振现象、组合步长随组合步频变化的规律、支撑均速随组合步频变化的规律;发现竞走运动的固有频率、极限组合步长、极限组合步频、极限支撑均速等参量,初步证实跑台实验即可行又必要。为探讨竞走中多种隐含因素的影响找到途径,为更细致地分析竞走、评价竞走和科学客观地选材找到简单可行的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3.
耐力是竞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使其具备长时间快速走的能力,是摆在教练面前的首要问题。1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随着年  相似文献   
134.
田径裁判记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现行的田径中长跑、竞走比赛几种记圈方法进行归类研究,认为将圈的概念改为“次”很有必要。记圈采用表格法,终点裁判全部担任记圈工作,实践证明此种方法简便、适应面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35.
竞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严格依据整体训练目标的要求,严格控制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比例,细致地控制好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负荷数量和强度,并且和专项能力训练科学地结合为一个训练整体,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一、速度素质训练。运动训练学理论把运动员的速度分为反应速度、最大速度、速度耐力。那么影响人体速度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是反应速度;二是完成单个动作的步长和频率。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以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和河北体育运动学校竞走专项队员84人(男运动员56名,女运动员28名,年龄15~22岁运动年限5~8年)为对象,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探讨;提出预防与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有效手段。旨在为提高竞走运动成绩和保证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我国竞走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实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向我国33名在职竞走教练员的调查访问,对我国竞走项目现有的优秀人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训竞走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基本上符合2008奥运会的竞走比赛条件.而在人数上稍显不足;对在训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只是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的运动员数量很少;我国竞走运动员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8.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女子竞走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出发,探讨女子竞走运动主要指标体系构成,确定了女子竞走选材的资格指标和评价指标,构建了女子竞走运动员选材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选材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布,并对其进行了选材学分析.得出结果在女子竞走运动员初级选材中,应重点考虑形态、机能和一般素质这些较高遗传度指标;在中级选材中,要侧重技术、战术和专项素质指标,使协调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入选.  相似文献   
139.
吴军 《体育科研》2002,(3):19-20
文章从正确理解竞走的含义、青少年初级训练、提高放松能力等3方面论述了对竞走技术训练的看法,并对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和训练方法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0.
十运会男、女20 km竞走前5名运动员运动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竞走是我国田径传统的优势项目,但近年来男、女竞走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成绩下滑。针对十运会我国男、女20km竞走前5名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表现,采用新的标尺标定方法,通过二维录像平面解析研究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特征。主要研究结果:竞走阶段的合理划分;步长、步频;头部速度特征;关键身体环节角度变化特征;角速度变化特征;身体垂直位移特征和运动技术视频图像信息等7个方面,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