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橘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但时常会有一些贩卖橘子的商贩将"橘子"写做"桔子"。"橘"与"桔"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样写对不对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中的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橘"一般都写  相似文献   
52.
鲙(kuǎi")鱠"是"膾"(即脍)的异体字。"鱠"被列入《简化字总表》时类推简化为"鲙"。"鲙"可组成"鲙鱼"。翦(jiǎn")翦"原是"剪"的异体字,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后成为规范字。"翦"同"剪";  相似文献   
53.
高语一册教材的附录中编入了中国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其中第一段说。  相似文献   
54.
二十世纪以来,汉字存在着两种争论:存废之争和繁简之争。存废之争跟治国兴邦相联系,繁简之争跟传承传统文化相联系。繁简之争扩大到海峡两岸,台湾有人称其为"正体字"与简化字之争,这个争论跟拓展文化市场相联系。台湾学者李鍌先生给所谓"正体字"作界定,本文认为这个界定存在着逻辑错误和不符合事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10):80-80
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新收录汉字8105个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于8月27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该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  相似文献   
56.
简体字历代都有,它们是简化字的主要来源。李乐毅和张书岩两位先生各有专书逐一考订简化字源,创获颇多。但两书中都有可商榷之处,或对形体演变未作解释,或解释不够准确,或其始见年代稍嫌晚近。针对这些不足,特以"圣"、"辞"、"乱"等28字为例,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57.
什么是古文字?文字学家认为,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以前的文字为古文字,隶书(包括隶书)以后的文字为今文字。但那是文字学上的古今文字之分,且古和今的划分是相对的。在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小学语文教材中凡楷书简化字以前的文字都称为古文字。  相似文献   
58.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类著作往往涉及大量古籍资料,作者引用的古籍资料不少都来自线装本或繁体排印本.而今人写作的研究性著作通常使用简体字排版,作者一般也使用简体字书写.因此这就存在一个繁体字系统向简体字系统的对应转换问题.而作者书写时一般比较随意,不怎么注意或不太了解繁体字系统和简体字系统复杂的对应转换,因此在这些稿件中往往混杂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甚或会混杂一些汉字系统中不存在的自造简化字;有时该简化的时候不简化,不该简化的时候又简化,这些无疑给编稿带来很大难度.如果编辑忽视了此类问题,这些不规范用字就会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实际上,在正式出版物中也时常会发现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在此,笔者拟列举一些引用古籍资料时常会遇到的用字不规范现象,并作简要分析,以期引起作者和编辑工作者对此类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9.
曲春雪 《科教文汇》2009,(23):250-250
今年两会关于在中国大陆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提案将汉字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汉字应不应该恢复繁体?繁体字较之于简化字更有优势吗?下面笔者仅就两会委员潘庆林的提案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60.
任何时期的印章,都曾留下过当时使用文字的烙印。简化字入印,是当代文字与印章艺术特定审美有机融合的新的尝试,也是当今印章艺术家和理论家必须要面对和研究的课题。今天,古文字资料的日益丰富和创作手法的创新,为深入研究简化字入印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