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966年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彩色新闻纪录影片“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庆祝建国17周年)》,其电影海报(见图,选自朱浩云编《激情岁月的典藏》,上海美术出版社)与1967年10月1日发行的6-1“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在图案的总体结构、人员的动作、光芒的射线、大头像与小人物的比例等方面完全一样,不同的是,位于电影海报下方的人群中大多数是中国人(工农兵、各族群众和红卫兵),邮票上以亚非拉人民居多。  相似文献   
72.
陈寅恪是学者,陶铸是国家官员,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然陶铸主政华南时,对陈寅恪十分尊敬。“文革”中,陶铸几次要求善待陈寅恪。红卫兵都置之不理。后来陶铸也被批斗,红卫兵质问他何以如此庇佑陈寅恪,陶铸正色道:“你们要是有陈寅恪的水平,我也那样待你们!”  相似文献   
73.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相似文献   
74.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这天阳光灿烂,他老人家神采奕奕,戴上了红卫兵袖章,首次接见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这张照片曾经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相似文献   
75.
《中国新闻周刊》2006,(5):36-37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右上一图)“红卫兵”是“文革”期间全国性的以大、中学生为主的群众性组织,于1966年5月下旬最早在北京出现,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当日,天安门广场上,站着一望无际的人群。口号声惊天动地。(上图)  相似文献   
76.
现为某公司职员的张振国是最早接受毛泽东检阅的红卫兵。1966年他16岁,是北京市25中学的初三学生,6月中考取消,张振国度过了最难忘的一个暑假——这个假期很长,直到10年后,他才重返校园。[编按]  相似文献   
77.
我的奶奶     
奶奶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我排行老七的叔叔还未出生时,爷爷便被红卫兵误杀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因此变得更加苦不堪言,那时大伯才12岁。左邻右舍都劝奶奶改嫁,她坚决不肯,她舍不得丢下一群孩子,那可都是她的心头肉.再说改嫁的名声也不好。在叔叔刚满月时,她便去了大队的食堂煮饭,还趁着空当去搞生产,  相似文献   
78.
前几天逛书展,我对同行的朋友说,如今出版繁荣,真非昔日可比,假若一位家长去到一家较大的书店,譬如北京的三联、万圣,大约能挑选出适合自家孩子一生阅读的书。这话只说到一半,接下来该说我本人可没赶上这样的好事儿。并不是缺乏关爱,"文革"乍起,红卫兵抄走我家藏书,母亲还偷偷为我藏起几本,现在记得的有《十万个为什么》《洋葱头历险记》《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瓦肖克和他的同学们》《盖达尔选集》《古丽雅的道路》《卓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然而光这些不够我读的,再说后来想读点别的,母亲可就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79.
有人把1968年的中国红卫兵与19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和美国的反叛一代相比。这里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同样是闹事,同样是反政府,但中国的青年当时完全是按照最高领袖的号召和主流意识形态长期宣传思维模式在造反,追求的不是自身解放、个性解放而是压抑个性、牺牲自我和解放全人类。  相似文献   
80.
作为共和国的准同龄人.学者徐友渔在访谈中回顾了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他特别回忆了“文革”中参加造反、上山下乡、阅读哲学著作及自学英语的经历,分析了“文革”中的阅读思考对日后思想道路的决定性意义。这是一篇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较有代表性的思想自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