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自古至今,对题名为司马相如的《美人赋》,聚讼不已。本文试图由小及大,借助对赋中之“金鉔”以及与之相关人物丁缓的探索,进而考察《美人赋》的流传,从而,考定司马相如《美人赋》的真伪,考定其《美人赋》产生的大致时代。  相似文献   
292.
屈原作品曲折动人,部部是心灵的组曲,郁结纡轸,意象丰富而深远,他是第一个将意象思维系统化的人,一系列的“美人”题材,不仅表现对理想热烈追求的想望,语言情境结合真实与虚幻的遭遇和想象,情幻无垠,更启示宋玉《高唐》《神女》等赋的写作,汉代以后,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等拟骚作家及其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与书写上,处处可见屈原作品意象思维的余影。  相似文献   
293.
梅花在文学中由用到色,由实到花,至确立为审美对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南朝是文人咏梅诗的始发期,此后梅花意蕴被不断开掘、丰富,至宋达到巅峰南朝至摩是宋咏梅大潮出现以前的重要积累阶段,此一时期梅花意象大致有三个意蕴占据主流:美人闺怨,文人品格,离人思愁,本文从生物、社会、文人角度等方面把握唐前梅花意蕴流变的大致历程。  相似文献   
294.
李外平 《文教资料》2010,(20):37-38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他创作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赋》。本文选择其中"徘徊"与"美人"两个词,来探讨其深刻意蕴,借此赏析苏轼的高超的语言创造力,并解读他由抑郁转变为旷达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95.
苏轼在其诗词作品中常借西施以写西湖、咏美人、抒胸臆。摹写西湖时,突出了西湖晴雨相宜、自然秀丽的景色;吟咏美人时,勾勒出美人不染尘俗、遗世独立的姿容;抒发胸臆时,借“西子”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人生幽思和生命感悟。苏轼的“西子”书写是深入理解其人其作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