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0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教育   23897篇
科学研究   4090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2539篇
综合类   1788篇
文化理论   184篇
信息传播   670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1337篇
  2014年   3010篇
  2013年   2471篇
  2012年   3097篇
  2011年   3307篇
  2010年   2816篇
  2009年   2538篇
  2008年   3074篇
  2007年   2282篇
  2006年   1853篇
  2005年   1917篇
  2004年   1614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1186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962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改革、探索、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有赖于企业——这一最大的合作伙伴与买方市场。因此。校企联合、共同发展无疑成为职教界关注、探索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3.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离不开竞赛,而在竞赛当中的胜负是由诸多因素所决定的。由于皮划艇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要承受很大的精神负荷,为了使运动员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式,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本人通过10年的运动训练、比赛的体会和对其他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心理状态的调查,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是战胜对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湖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具有以集体形式为主体,活动项目偏爱三大球,活动目的呈现出健身、社交、娱乐等多元化特征,余暇体育已成为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65.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96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9省市18所大学的2365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面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6.
联合办学是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联合办学为高校图书馆摆脱困难,实现献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在联合办中,应从六个方面为全面实现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7.
针对近几年来,高校运动会淡化的情况,笔者近两年内先后对山西财经大学百余名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究其原因,传统的校运会组织形式、内容、方法过于单一,已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跟不上教育的要求。2002年山西财经大学对校运会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笔者对校运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供同仁参考。一、校运会改革与效果我校在2002年校体育运动会上,对校运会的组织形式、方法和内容大胆进行改革,其目的是“全民健身”,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校运会,关注校运会,使校运会真正活跃起来。1.化大…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