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7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宝台山距永平县城西南方向63公里,地处永平县永和、厂街、水泄三乡交界处,西南部被澜沧江环抱,与保山市隆阳区和昌宁县隔江相望。宝台山方圆9584公顷,最高海拔2913米,山势由北向南倾斜,因山形酷似宝台而得名,是博南古道上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始自然生态景区。  相似文献   
332.
疫情期间,我校及时制订“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充分利用当下资源,对在线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构建起一堂堂厚重的德育课、自主的智育课、互动的体育课、鲜活的美育课、实践的劳动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在线课程要有厚重的德育课1.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病毒的出现,与人类破坏自然生态、滥杀捕食野生动物有关。  相似文献   
333.
也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绿色图书馆是自然环境清洁静雅,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服务方式便捷文明,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图书馆。绿色图书馆推崇圣洁典雅,是全人类的文化乐园和知识营养配餐中心。  相似文献   
334.
生态批评在人类面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旨在对人、自然与文学批评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并进行一种建设性的批评,最终指向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自然对人的内在和谐的作用的探求。作为一部具有生态意识的文本,《额尔古纳河右岸》蕴含了迟子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对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忧虑以及深厚的历史意识,流露着一种深层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335.
无限的智能和智能的无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36.
宋俊华 《文化遗产》2008,(2):123-127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遗产价值的再发现,催生了广泛而持久的遗产热,也催生了一门新学科——遗产学,它用学术、价值的观念看待遗产,使遗产成为一种符合学术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然而,这种以可持续发展、学术逻辑为导向的遗产学,使得遗产生态在被纳入现代学术视野的同时,面临着被改写与重构的可能。构成遗产生态的因素既有自然的、物质的,又有人为的、观念的,遗产学是遗产的观念生态的表现,它使得某些观念以科学名义对遗产所发生的影响变得名正言顺。所以,遗产学时代对遗产生态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使遗产保护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37.
<正>陕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如同一棵千年大树的根须,盘根错节,四处伸展,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强大的生命力,为陕西旅游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刻满历史辙迹的热土2008年12月12日,陕西省旅游局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陕西旅游三十年成果展"。人们共同目睹了陕西旅游30年的发展巨变和光辉历程。30年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相似文献   
338.
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喻园小区环境硬质因素设计实践,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对下沉式散水、渗透性围栏、坡地等方面分析,提出解决生态设计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339.
遵义揽胜     
遵义市地处黔北。大娄山山脉自西南而至东北,横亘全境。境内高山连绵,河道纵横。不发达的交通造成相对封闭的环境,无意间保存了一方净土、一片蓝天和一团清新空气,保存了大片原生性很强的自然生态和历史化生态。  相似文献   
340.
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号称“神州第一陵”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就坐落在炎陵县这片虎踞龙盘的奇山胜水间。近年来,炎陵县紧紧抓住这一文化优势,加强对外宣传,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旅游大县。源远流长的炎帝文化炎陵是一片古老的圣土,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归根之地。炎帝陵等历史遗存,成了人们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载体和象征。江泽民、陈云、胡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