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38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71篇
教育   105399篇
科学研究   7423篇
各国文化   203篇
体育   4224篇
综合类   2287篇
文化理论   502篇
信息传播   602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653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1789篇
  2015年   4406篇
  2014年   14125篇
  2013年   9290篇
  2012年   11105篇
  2011年   12476篇
  2010年   10282篇
  2009年   9648篇
  2008年   12923篇
  2007年   8509篇
  2006年   5971篇
  2005年   5895篇
  2004年   3237篇
  2003年   2644篇
  2002年   2679篇
  2001年   2493篇
  2000年   2269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课程目标是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控制下,体现思想、知识、能力的整体综合性特征,课程目标只有具体化、针对性强,才能起到对教学过程的系统控制作用;反馈监测系统模式的形成,有利于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3.
宗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血缘群体状态,一种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状态.宋元以后,宗族发生大规模由血缘群体向社会组织转变的过程.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近世宗族组织形成特点,认为明中叶后以建祠为中心的组织化活动标志着近世宗族组织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4.
王晓民 《青海教育》2004,(12):14-15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识,对现行的课程结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我们同时也感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不到位现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惑”,这些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直接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新课程的实施是在“扬弃”基础上的新发展新课程的实施是在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进行的。新课程的实施并不…  相似文献   
35.
巩国清 《文教资料》2005,(22):120-121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谐是目前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数学特点,从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方面阐述了和谐原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在新一轮中小学整体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生作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都必须有所创新。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7.
隋守兰 《青海教育》2006,(11):48-4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新的知识当作一个个问题,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让他们在激励的撞击中燃起疑问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疑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  相似文献   
38.
追思自然——论环境美学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美学是当代美学的一个理论热点。它诞生的根源是以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追思其核心范畴——“自然”,我们看到“自然”原本有三重含义:对象性“自然”、感受性“自然”和源初性“自然”。源初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审美境界。此境界的呈现,意味着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得以彻底消解。据此,我们便可获得解决自然环境恶化及相关问题的启示和途径。源初性“自然”是环境美学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9.
[活动目标]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 [活动构思]刚入学的高一新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和学校管理等问题,出现了想家哭鼻子、烦躁不安、失落忧郁,不能适应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堂团体心理辅导课,通过辅导让学生明白: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首先从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始.  相似文献   
40.
麝香饵在水中穿透力强,诱鱼快、上鱼多,是一种具有广谱性、经济实用的诱钓饵,不论是水库、江河等自然水域,还是鱼塘等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钓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