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佚名 《高中生》2013,(10):22
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仁爱",也就是"仁者爱人"。"仁爱"就是爱他人,对别人亲切友善。于是我们的典籍中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条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至义尽""仁者寿"等。我们还将"仁政"同"暴政"相对立,把"施仁政"作为历代统治者的施政方略。"仁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我们对于"自爱"的研究,似乎比较缺乏,更谈不上什么艺术了。文汇出版社推出的《自爱的艺术》是值  相似文献   
112.
听奶奶的话     
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可她管教我的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我最怕的,就是奶奶那张经常念叨的嘴。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叽叽喳喳地说话,饭桌上、被窝里也不能安静一会儿。奶奶便会用手指敲我的头:"吃不言,睡不语。不要让人家笑话咱小家子气,管的娃娃没教养。"我就赶紧闭了嘴。我喜欢吃不带汤水的干饭,吃完转身就走,不喜欢喝汤。奶奶总会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拉住我的小辫子说:"吃饭要喝汤,老了不受伤。"那时,我对奶奶的话似懂非懂,也不情愿按她说的做。只是她很固执,从不  相似文献   
113.
语录     
《中国德育》2013,(9):5-5
@袁爱玲:有人担心尊重孩子可能会惯坏他们。这其实是误解和模糊了尊重和纵容的区别。真正的尊重只能让孩子变得自尊和自爱,学会尊重别人。如果超出了尊重的边界就是纵容了,就会宠坏了孩子。@庄乐心: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锻炼孩子面对外在世界的能力,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优势。但是,在中国(包括香港)一些家长把这些误解成给孩子无限的自由,让他做每  相似文献   
114.
115.
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对友爱的渴望与追求,一直是人类长期以来的努力目标。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性友爱论”的主张,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品质,它是幸福之基础、自然之本性、高尚之善意。德性友爱根源于每一个个体的理性自爱。  相似文献   
116.
<正>从教29年来,我始终勉力工作,日益深切地认识到,教育是爱的事业。我先后送走10届高三毕业班,不断享受着职业的幸福感。2003年以来,我先后获得南通市"168"爱生教师、市首届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还先后两次被记三等功。在我看来,这些嘉奖都是对我持之以恒进行"爱育"实践的肯定。我并非具有"爱育"天赋,是学校悠久绵长的"爱育"传统和具有优秀"爱育"禀赋的前辈教师的引领,使我逐步成长为一个善于爱学生的教师。26岁那年,我调入南通二中。因为缺乏班  相似文献   
117.
《红楼梦》中的流星似的小人物柳湘莲具有一定的人格魁,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和自尊自爱的性格值得赞赏,其中尤三姐的悲剧与虽有直接关系,但主要是吃人的封建制度以及污秽的贾府扼杀了尤三姐,而不是柳湘莲逼死了他,柳湘莲出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8.
关注教师生命:从道德完人到自爱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道德完人,教师也需要关注自己的生命。教师自爱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认识自己的生命存在;悦纳自己的生命状态;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自爱的教师才能更好的爱学生与事业。  相似文献   
119.
卢梭把良心视为人类美德的基础,把理性视为自利甚至自私的工具。因此,在他那里,理性、同情和良心都不是公民美德的基础。在社会状态下,人的基本情感是amourpropre,而amourpropre又包含虚荣和骄傲两种主要类型,虚荣心驱使人们通过获取财富和权势来赢得社会的荣誉和他人的尊重,而骄傲心则促使人们通过公民美德和功绩来赢得荣誉和尊重。因此,在卢梭那里,公民美德的人性基础是amour propre这一社会人的支配性情感中的健康类型——骄傲。  相似文献   
120.
友爱既是一种个人德性,也是一种关系状态,还是一种公共精神,是教育场景中非常强调的一种价值。但当前友爱关系存在非公共化、被动化、功利化、形式化等问题,亟待重建。友爱的公共性要求教育者主动用平等、非压制的方式对待学生,引导学生认识人的共同本质和平等性,并平等地尊重他人;倡导主动地爱与回报,追求德性之交是解决友爱被动化、功利化的良方;做好自爱者而非自私者,能够推己及人又不强加于与我们不同的人,让友爱由心而生从而避免形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