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北宋初年,杨亿在《杨公谈苑》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人多收之,色莹白如玉,如上饶水晶之类,日射之有五色……”为什么太阳照在菩萨石上能产生这样美丽的光芒呢?  相似文献   
272.
正我们教学生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很好地融入生活,走进社会。少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儿童树立真、善、美等正确的道德观,信仰等还是等孩子长大后自行选择,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绕不开宗教问题,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中专门涉及宗教的只有五年级下册《崇尚科学精神》一课。有幸听到《崇尚科学精神》一节公开课,教师上得非常好,学生也配合得很好、很热闹,学生对邪教、封建迷信也义愤填膺。但遗憾的是教科书和教师始终没教学生如何辨别  相似文献   
273.
正我国诗歌从源头《诗经》开始,所涉猎的范围就极为广泛。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除此之外,占有很大份额的一类便是怀念诗篇,有对远行之人的思念,更有对已故之人的悼念。这类诗值得人称道,无一例外地借用了一种手法——反客为主法,收到了意犹未尽的佳妙效果。  相似文献   
274.
主持人语     
梵净山是本人十分熟悉、万分敬仰的圣山。梵净山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弥勒菩萨的道场,同时也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区网成员(MAB),是举世公认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兼备的双料名山,成为少有的佛教文化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典范。  相似文献   
275.
致命的江南     
正读诗可能尚不明显,读词,简直触目就是"江南"。对这个词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强烈而明媚的印象,而且连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匀有致,音节也那么悦耳动听。六岁时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对江南的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拉着我的、父母温暖的双手。那真是绝好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76.
钱征 《池州师专学报》2010,(4):25-27,35
九华山地藏菩萨及大愿文化,主要是来自佛教经典,通过金地藏在九华山的应化事迹和历代文人的加工以及民间的传说附会而综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277.
温庭筠代作事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庄  赵薇 《文化学刊》2011,(3):136-140
孙光宪《北梦琐言》所载温庭筠代令狐绹作《菩萨蛮》词事,学术界素来采取信从态度。但王辉斌《温庭筠代作说献疑》对此提出若干质疑。本文针对其所持理由予以逐条商榷考辨,认为温庭筠代作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78.
墨色·纸本     
阿克曼 《传媒观察》2023,(5):F0003-F0003
我认为一了是寥寥无几的几位当代重要写意艺术家之一。一了的绘画世界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圭臬,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参照。一了来自西北,那里敦煌和其他石窟寺院的宗教壁画中的妖魔鬼怪,以乡土的、尤其是造像的形式呈现的圣贤、佛菩萨、神兽,无不一一出现在他的画作中。石器时代洞穴壁画对人和动物的抽象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记,可能还包括新表现主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279.
具有一定本土特色的“阿嵯耶”观音在南诏、大理国可谓一脉相承,颇受推崇的护国信仰,更是历来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大理国密教仪轨《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表明,大理国除本土观音类护国信仰外,亦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多元化特征,同时也显示出这些护国信仰实则皆为汉地传入南诏后的遗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80.
孙晓峰 《家教指南》2023,(4):240-254
麦积山北魏晚期以来部分窟龛内菩萨造像肩部均出现有一组对称排列的圆形饰物,或下有数条饰带,或与胸部缀饰的璎珞相连,起到庄严装饰效果,这种技法在同时期的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菩萨造像中也多有发现,但相关佛教名物却未见记载。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应是当时北魏统治者吸纳南朝文化因素,摹拟中原礼仪制度,对外来佛教造像装饰艺术改造、创新的一种时代痕迹。同时,对于判定北朝晚期到隋唐之际佛教造像的年代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