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太原大学学报》2019,(5):19-26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东方"是作为一个被界定的概念、而不是作为一个被虚构的名词的时候,他实际上采用了一种元史学意义的、文本分析性的思维方式,将"东方学"作为一种带有欧洲殖民主义政治色彩的研究思维方式来定义。在萨义德所说的"东方学"历史观中,欧洲人倾向于将东方的历史作为浪漫主义想象文本进行构建,虽然不在任何层面上认为或者承认东方高于西方,却可以通过解剖的形式从东方的历史中提取出"古老的有效成分",作为针对近现代欧洲社会病态状况的对症良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记载、研究和运用的思维中,同样存在一种"崇古"的历史观,中国的史学文本在构建历史文化形象的时候,同样具有一种将历史浪漫化、文学化的倾向,并且采用"厚古薄今"的方式,以历史文本作为当下社会病症的解药,但这种历史观下形成的东方形象与"东方学"视域下的东方形象有所不同。通过对比欧洲的"东方学"与中国的"崇古"这两种近似又不同的历史观,可以看出这两种历史观分别如何构建东方的历史文化形象,并且最终形成怎样的"历史的东方"的差异,以及隐藏在这些差异背后深刻的文化历史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32.
梁丽娥 《海外英语》2011,(1):207-208
《雨王汉德森》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它被作为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进行解读。但是笔者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汉德森不仅是一个流浪汉的形象,更是一个流亡者,其流浪之旅仅是被迫精神流亡的载体。本文用萨义德的流亡理论来分析汉德森这一人物,指出汉德森是具备时代特征的流亡者,其最终的重生表达了索尔·贝娄的人文主义浪漫精神,他对汉德森这一流亡者的信心即是其对人类精神困境出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33.
三联书店在先后出版了萨义德(文学和文化批评家,阿拉伯裔美国人)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数种重要著作后,新近又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与三联出版插图本陈染小说的令人匪夷所思相比,萨义德著述在中国一路走来,其“生命”之旅贴谱、顺畅、合逻辑不说,在当下中国出版鱼龙混杂的语境中,更有一份鲜见的幸运。  相似文献   
34.
周五在新闻理论研究讲座上,刘师提到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注脚,在萨的眼里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流放者。细细品来,我体味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独立勇者对于彼岸理想的坚守。  相似文献   
35.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阐述了“流亡的知识分子”的角色:放逐者与边缘人。文章以此从“流亡者”的视野、立场、行动、品质四个方面来观照比较教育研究,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应该履行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职责,那就是以双重视角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和质疑教育决策和措施,“对权势说真话”,代表弱者、没有话语权、被遗忘的人群,追求知识创造和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36.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4,(8):25-27
白色神话:书写历史与西方罗伯特·扬(Robert Young)北京大学出版社97873012426812014-08 45.001990年,罗伯特·扬《白色神话》出版,之后所有对后殖民理论的评估都受益于这本书。《白色神话》首次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神圣三剑客"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思想,并追溯到塞萨尔、法农等人,  相似文献   
37.
蔡天星 《出版科学》2015,23(3):58-60
萨义德著作在海峡两岸的译本来看,后殖民理论传播的实质是西方对中国单向度倾销其知识产品.后殖民理论违背了去殖民化的初衷,却给挣脱了殖民主义的地区实行新殖民主义经济剥削和后殖民主义文化统治,造成了后殖民现象.这种后殖民现象是殖民主义的历史延续,又是后殖民心态自我内化的显现.中国和东方世界前所未有地为丧失话语权而焦虑.大陆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第四世界”,成为台湾、香港为西方代理加工、知识生产的倾销地.大陆要积极参与多声部发言,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重视“拿来主义”的同时,着重加强“送去主义”,“驶入的航行”和文化的输出是两个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8.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德里达为先锋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开始在法国和美国兴起,并带动了文本主义文论的蔚然成风。然而,萨义德虽为后结构主义理论进入美国本土理论界的引介者之一,但他并未成为后结构主义理论神话的忠实信徒。相反,他以陷入文本的德里达、耽溺文本性的功能主义范式和沉迷文本修辞性的美国解构批评派为支点,开启了对文本主义文论的批评与反思,而文本观念恰恰关系着萨义德在其批评实践如《东方学》等中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39.
在一系列演讲中,萨义德对知识分子提出许多富有启示的见解.他认为,知识分子不仅直接对公众说话,还为公众提供观点、态度和意见.在他看来,边缘人的社会角色,更能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业余者的职业特征,既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又可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评判;而敢于对权势说真话,则是知识分子的比较基本的辨识标志.虽然萨氏之论没有启人心智的体系建构,某些观点缺乏必要的论证,但我们应该珍视他的这份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