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是我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2004年成立,2006年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设置为独立实体编制单位,2008年成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宗教研究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研究机构,以中心在编人员为主,跨院系组织研究力量,并聘请校外专家兼职。  相似文献   
312.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藏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影响,藏民族的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正是这些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中国西藏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界对西藏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市场上西藏题材的图书也一直名列于畅销书的行列。  相似文献   
313.
杜晶 《大观周刊》2011,(32):18-18
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结合,是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孝亲”观和佛教的“小道”思想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14.
杜晶 《大观周刊》2011,(38):8-8
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结合.是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孝亲”观和佛教的“小道”思想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15.
《世界文化》2011,(3):29-32
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梵文叫阎曼德迦即畏怖金刚,为五大明王之一,是无上密最高本尊之一,无上瑜伽部中即身成就的主尊,可降一切妖魔,可消一切灾祸。大威德明王异像极  相似文献   
316.
藏传佛教文学史是西藏僧人在佛教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学的历史。藏族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佛教紧密联系。在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几乎都涂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藏传佛教文学历史上,许多著作兼具历史、哲学和文学特征于一身,而且作者本人亦是僧人兼文学家、诗人、思想家,这种共生现象比比皆是。这是藏传佛教文学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17.
"双鱼纹"是陶瓷鱼纹中的重要类型,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双鱼纹"与原始图腾文化紧密相联;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自宋代始催生出道教意味浓厚的陶瓷"双鱼纹";元明清时代,受藏传佛教影响,佛教意味的陶瓷"双鱼纹"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318.
查玛舞是一种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蒙古宗教舞蹈,它和藏传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这种由寺庙喇嘛来表演的宗教舞仪之所以能够在蒙古草原上悠久流传并保留至今,有其深刻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319.
笔者对承德外八庙康乾时期部分供奉的藏传佛教造像从数量和造像特征上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康乾时期民族宗教政策的不同特点,同时对藏传佛教的历史作用及在清朝政治生活中的体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及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20.
辩论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教学与考核形式。本文对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辩论制度的形成、方式方法等作了梳理,对比现代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并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借鉴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