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军 《大观周刊》2011,(18):16-17
犯罪被害人是指因犯罪行为侵害而遭受身心损害或秩序扰乱的人,其具有法益保有性、犯罪被害性和被害可责性的特征,恰当的分配刑事“责任总量”,有利于实现分配正义。加强对被害预防各阶段的积极预防、加强对易被害人群和易被害空间的被害预防、加强对一般群体和特殊人群的被害预防,均可达到预防犯罪、预防被害的刑法目的。  相似文献   
32.
孙彩虹 《红领巾》2004,(5):68-71
在日本,有关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法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从2000年开始,日本相继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有关犯罪被害的防止和犯罪被害人保护的法律,尤其是犯罪被害保护“二法“的出台,使日本在犯罪被害人保护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法“通过减轻被害人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以及扩大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各种措施,使被害人保护呈现出独立性、实效性、体系化以及对被害人和被告人进行平衡保护的制度特征.日本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制度为我国构建被害人保护法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刑事再审应平等保护被告和被害方合法权利。因司法公信力差异,我国若效仿法治发达国家仅为被告利益再审,就会阻碍被害方的正义诉求,降低司法公信力,削弱人们的法治观念,诱发违法犯罪。是否提起再审,再审是否加刑,只能以法律正义的实现程度之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为标准,不能以是否有利被告为标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再审烦费之难,就应吸取美国过分偏重被告利益的教训,借鉴英、日的经验,大力提高一审质量,加强被害方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34.
徐敏 《陕西教育》2009,(6):75-75,53
为了展现张爱玲独特的视角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具体分析了《金锁记》中一个因失落爱而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人性的女性——曹七巧。  相似文献   
35.
尤乙 《云南档案》2006,(2):14-17
从一则不同寻常的讣告说起 1970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不同寻常的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衔为中将的开国元勋谭甫仁,“于1970年12月18日在昆明不幸逝世。终年60岁。”讣告没有像通常那样披露亡者的死亡原因,也没有“医治无效”之类的官样文字,如此反常的报道顿时引起众多敏感人士的猜测:  相似文献   
36.
被害人的研究贯穿于整个刑事法学理论之中,被害人学的发展尤其应当借鉴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被害人的分类、法律地位、保护和救助以及被害人过错在刑罚裁量中的影响等问题出发,涉及到了被害人学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犯罪概念的冲击,凸显了法律对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保护,从而探讨了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问题,并且认为,只有将被害人的研究置于刑事法治的动态过程之中,才能对其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将被害人学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7.
传统犯罪学侧重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对被害人的研究。研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促使潜在被害人和被害人发现并消除自身存在的易被害因素,以防其被害或再度被害,从而实现被害预防。大学生被害预防是建立在犯罪被害预防理论基础之上,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被害预防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新的形势下,高校、社会和个人被害预防责任的分担成为新的被害预防的途径。加强被害预防理论教育、被害预防行为教育、被害预防心理教育和被害预防技能教育应是加强大学生被害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8.
财产犯罪是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犯罪。有必要对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进行理论研究.以更好的指导财产犯罪的定罪量刑。仅把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界定为公私财物的传统理论,不能全面发挥财产犯罪在定罪量刑方面的作用。应当把被害方这个因素纳入到财产犯罪对象当中,充分发挥财产犯罪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大学生被害现象呈现出被害群体特殊性、被害类型多样化和被害社会负面影响大等特点,预防大学生被害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生被害预防存在被害预防理念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预防教育不到位、校园管理存在漏洞、预防责任不明确、防范意识弱等不足,需要动员多方力量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大学生被害,保护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0.
刑事再审应平等保护被告和被害方合法权利。因司法公信力差异,我国若效仿法治发达国家仅为被告利益再审,就会阻碍被害方的正义诉求,降低司法公信力,削弱人们的法治观念,诱发违法犯罪。是否提起再审,再审是否加刑,只能以法律正义的实现程度之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为标准,不能以是否有利被告为标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再审烦费之难,就应吸取美国过分偏重被告利益的教训,借鉴英、日的经验,大力提高一审质量,加强被害方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