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不管在哪个领域,"创新"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一个动态感很强的词。它总是与"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人心向往之。农业领域的创新亦是如此。其实包括农业在内的人类所有的创新都从未停止过,它是人类得以不断进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是农业发展到今天,科技在农业中的地位远超史上任何时期。而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幅突破,在支撑、引领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2.
传统之美     
勤奋、踏实、谦虚。一向都是褒义词。但在如今的年代,人们似乎更看重富有创造力、个性等等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赞美语。传统诚然要保留.但是正因为传统,反而不易吸引眼球。所以,在寻找“人物”时.我们也曾刻意回避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勤奋”、“努力”的优秀老师。因为我们也担心.他们身上是不是没有特别之处。是不是他们身上没有很多普遍意义的东西。本着栏目定位。我们担心,报道流于形式,成为歌功颂德的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23.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乎?"曰:"未也。方虚骄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③。鸡虽有鸣者,已无变④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⑤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选自先秦《列子》)  相似文献   
24.
课堂延伸     
《家教世界》2013,(21):48-50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痴痴发愣的样子,会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可是按照庄子的本意"呆若木鸡"其实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它代表着一种高深境界。在他看来,外表活蹦乱跳、骄态毕露、强悍伶俐的鸡,并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如炬内蕴真气、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真正的"鸡"林高手。此成语出自《庄子·达生》,说的是周宣王爱好  相似文献   
25.
《同学少年》2013,(5):53
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专门为他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  相似文献   
26.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步”绝对是一个铁定的褒义词。别人不说,我自己从上小学到读大学乃至参加工作若干年后,关键时刻的自我鉴定上总少不了一句“要求进步”。在我们一些权威的文学史教科书中,“进步”与否也往往成为衡量一位作家、一部作品高下优劣的首要条件。“进步”在我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  相似文献   
27.
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有人会说:纯粹是拿着“老九”开涮,玩“士”不恭!看官错了!毫毛不是鸿毛,它历来是褒义词。两大款斗富,甲说:“我吐口唾沫能淹死你!”乙说:“我拔根汗毛就比你的腰粗!”你看,这毫毛不就是财富的代名词么?孙悟空是当然的古今中外一号英雄,它最大的本事是什么?一不是抡金箍棒,二不是七十二变,而是第七十三变——毫毛之变。每当老孙不敌之际,他就拔一撮毫毛,吹一下——“变!”得,一群小孙助战,无往而不胜。你再看,这毫毛甚是了得!所以,见了毫毛应该是礼敬三分!  相似文献   
28.
从感情色彩角度分类,词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常常把褒义词活用作贬义词,或把贬义词活用作褒义词,以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在初中语教材里并非少见,现选几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9.
卓厚宝 《现代语文》2004,(10):42-42
几天前,在《齐鲁晚报》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上至‘中央政府部门’,下至‘地方政府机关’,形形色色的假证书证件、假公章印章、假发票执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逼真程度令人瞠目。”何谓“琳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并把“琳琅满目”解释为“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和工艺品)”。可见它是褒义词,“假证书证件”等一切假的东西决不能用它来形容,换成“五花八门”似乎较为合适。“琳琅”怎能喻假货?!山东@卓厚宝  相似文献   
30.
一、聚焦课堂,亟待智慧引领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不无隐忧地发现,不少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1.循循善诱成为“课堂杀手”。虽然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