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到孔乙己,大都认为他不愿脱掉长衫,是为了显示与“短衣帮”的不同。以表明自己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身份。例如李祖军老师在《〈孔乙己〉的对比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中说:“孔乙己不愿脱下这件长衫。  相似文献   
32.
许圣义  许昌浩 《教育》2011,(8):60-61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相似文献   
33.
课标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而事实上,小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时间、兴趣和引导。阅读能力是学习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结合六年级语文教学,尝试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丰富的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4.
冯健郁 《收藏界》2011,(9):68-69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5.
淘旧书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但读书人看到好书,总是忍不住想要据为己有,放在自家的书架上。奈何常常钱少书贵,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新书标上惊人的高价,咬咬牙省下几斤排骨的钱,也买不下一两本好书。所幸还有旧书店,便成为囊中羞涩的读书人爱去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36.
官员是必须读书的群体。从政的职业特质,要求领导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这不仅因为公共行政、公共决策的基础是经验和知识,不仅因为治国理政需要知识,更因为知识本身是一种美德,我们的人格行为需要书香来涵养。  相似文献   
37.
出史版话     
《现代出版》2011,(1):73-73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相似文献   
38.
赵珩 《世界文化》2011,(10):39-41
常常有人出题,让我写一点关于中国文人与吃的文字,我想这个题目着实难写。首先是中国文人的概念本身就很难界定,文人或文化人历来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文化程度和出身的划分,又有着入仕与不仕、富贵与贫贱、得意与失意的不同境遇。尤其是隋以后的一千多年以来,科举为读书人提供了平等竞争、晋身仕途的机会,文人这一社会群体就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了。  相似文献   
39.
狂论知识阶级 “关于知识阶级,最好少说话。察渊鱼者不祥。” “是的老师。不过这是我两年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的玩意儿,从没对人提起过!现在读书人变了。”  相似文献   
40.
李剑平 《师道》2014,(6):36-36
在我看来,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有着享受不尽的乐趣。但是,我年少时的一些读书故事,相对于今天的大多数读书人来说,真的是羞于言表的往事,也是我一辈子难于忘怀的读书经历。在我的小学、初中时代,不仅仅是物质的荒芜,精神粮食的匮乏更是众所诸知的,因此,读书,尤其是读一本适合我们年龄特征的有益的书,也算是一种“奢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