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幻灭史,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高鹗续《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封建家庭里,百无一用,也没有心力想用。最终安排宝玉出家,是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大逻辑的。  相似文献   
202.
邓雷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03-105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唯一的男主角,他的性格有着不同于常人之处,因此也显示出巨大的魅力。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分析贾宝玉身上所具有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可还原贾宝玉完整的人格结构,揭示贾宝玉对待众多女孩子时所呈现的人格特征:与生俱来、本能的、原始的喜欢亲近女孩的本我人格;为了满足自我快乐而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亲近女性获得快乐的自我人格;恪守着本我,上升为无私无利无欲,从心底发出的对女孩子的一种爱怜与疼护的超我人格。  相似文献   
203.
陈帆 《学语文》2009,(6):16-16
历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文章,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赛府的典型环境,包括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如荣国府的大门,荣禧堂的布置等;二是人物形象分析,如王熙凤出场的“辣”,贾宝玉见黛玉的“痴”等。  相似文献   
204.
史湘云最终的人生命运在《红楼梦》一直是一个谜。遍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其中对史湘云的描写并不算多,而对史湘云命运的暗示更是少之又少。文章在细读《红楼梦》庚辰本对史湘云的正面描写和侧面影射的基础上,结合诸多红学大家对于史湘云命运的不同推测,认为史湘云与贾宝玉在过尽千帆后终会执手,然而执手之后各自亦未能摆脱悲剧的人生命运。另外,还从史湘云命运的悲剧性及史湘云对命运的抗争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5.
《红楼梦》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四句是作者曹雪芹放在小说前面对小说创作主旨的概括,它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生命及人生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借空空道人的心理变化对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生命的心路变化历程作概括。曹雪芹想要表达的小说主旨既不是一般理解的“四大皆空”的虚无,也不是为谈情而“大旨谈情”,这些都只是表象。作者是以一个“翻过筋斗来的”一种人生大智慧来审视:世事无常,无常即苦,这就是佛学所讲的“空”,是对人生、生命的关照和生命意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6.
正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艺术家,曹雪芹可谓百事通,棋琴书画、吹拉弹唱、园厨药卜……样样精知。更为神妙的是,他在小说中对细微之处更是精雕到了极致;这恰是其他小说——如《水浒》《三国》所无法企及的。笔者仅以色彩为例,作一点探讨,以便细品《红楼》之深味。先看王熙凤的出场着装与色彩: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  相似文献   
207.
正本学期在班里开设"对课"课,每周一课,计划讲15个课时,用的教材是慈矿兄编著的《小学对课》,学生人手一册。这课讲"平仄和谐"。先积淀感性经验。分别朗读并体会"三言两语——三语两言"、"三心二意——三意二心"、"三长两短——三短两长",这里的顺畅和别扭其实跟汉字的声调排列有关。于是解释:普通话中一、二声的字称为"平声字",三、四声的字称为"仄声字";我们通常说的朗朗上口,就是指平仄和谐,也就是声  相似文献   
208.
正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在各种版本中,仅仅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有多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1)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甲戌本上,有的字加了红框,说明作者对框内的文字还不满意,还要修改。  相似文献   
209.
正有这样一道名著考查题:《红楼梦》中第六十四回有"幽淑女悲题五美吟",请问林黛玉于悲苦中,吟诵古代哪五位有才情的女子?学生做后,答案五花八门,一般是先写四大美女,然后是知名美女,实在想不到古代美女的名字,就拉上薛宝钗凑数,更有甚者连李商隐都没放过。说实话,真的不能怨学生胡乱答题,只能怪题目出得太荒唐。就《红楼梦》中和此题相关的内容来看,上面提到的考题仅仅涉及考试能力要求的最低层级:  相似文献   
210.
正读书用的不是眼,而是心。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话题调查,请你"说说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结果《红楼梦》位居榜首,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三部也名列前茅。这样的结果似乎令人十分诧异,却又在意料之中。"读不下去的名著"一时成为热点话题。思及自己第一次读《红楼梦》,大概还是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只觉该书文笔实在炫目,如书中所绘大观园一般,不可不谓精致。然而抛却这层皮囊,便只余晦涩难懂。我不明白贾宝玉为何痴心于林黛玉,不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