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422篇
综合类   6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蹦床运动历史悠久,素有"空中芭蕾"的美称。与国外蹦床运动广泛开展相比,中国的蹦床运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且近年来成绩骄人。然而蹦床运动在我国的根基却十分薄弱,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制定发展策略,建立长效机制,力求实现中国蹦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邱明 《科教文汇》2014,(28):151-152
蹦床运动历史悠久,素有“空中芭蕾”的美称。与国外蹦床运动广泛开展相比,中国的蹦床运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且近年来成绩骄人。然而蹦床运动在我国的根基却十分薄弱,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制定发展策略,建立长效机制,力求实现中国蹦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陈方灿  柏强 《新体育》2014,(10):102-103
盘碟球,三种器械叠加,不是在转动,就是在晃动,即使经过训练的人站在上面,坚持一秒钟都很困难,而黄珊汕单足站立,踮起脚尖提起踵,竟能稳稳在上面持续5分钟。谁能想到。此前她还是一个踝关节极度不稳的蹦床运动员……  相似文献   
34.
对我国蹦床项目运动员损伤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寻运动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种类主要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肌腱炎、半月板损伤和踝关节韧带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身体机能不适、动作技术不合理、注意力不稳定;应根据项目规律和运动员自身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并加强医务监督,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35.
应第八届世界运动会组委会的邀请,受国家体育总局的委派,以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罗超毅为领队,赵郁馨书记带队,由体操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童沽,裁判员李艳翎、郑莉萍、张文梅、赵漪波,教练员周传标、姚娟、杨伊杰、医生王宏和江苏男子四人、浙江男子双人和上海女子双人同步18人组成的代表队,  相似文献   
36.
论“梗头”技术在蹦床空翻起跳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头”技术在技巧、体操、跳水等项目练习中被普通使用,而对蹦床项目来讲这个技术对翻腾动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特殊。蹦床项目开展4年来,进步迅速,但在空翻技术上不少队员有抬头、转头等错误痕迹,这些队员又大多是从技巧、体操转项过来,因此有必要强调“梗头”技术在蹦床项目上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7.
我国蹦床男子的动作选择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大蹦床男子单人决赛"运动员动作选择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男子蹦床运动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男子虽然在同一动作空翻转体的阶段性变化较丰富,但在二周空翻动作中沿纵轴转体的度数不如奥运选手,且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尤其缺乏连续的三周动作。  相似文献   
38.
在刚刚结束的蹦床世界杯系列赛瑞士站和德国站的比赛中,我国选手黄珊汕连续夺得两站比赛的女子网上个人冠军,这是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在世界杯比赛中获得个人金牌,也是继去年我国首次夺得男、女团体世界冠军后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蹦床项目竞技水平已全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成绩的取得对实现2008年奥运会蹦床项目比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女子蹦床第一套动作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年中国蹦床锦标赛女子前6名运动员和第23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前6名运动员第一套动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的动作高度较高,成套动作高度的一致性较好,但在位移、姿态等方面存在不足。本试从水平位移、开腿时机、下落屈髋、屈膝及手臂位置等指标的比较中找到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的差距,为我国运动员更有效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今年全国蹦床锦标赛与冠军赛执行国内特定规则高度加分和位移减分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男、女运动员高度加分有所改观,女运动员控制水平位移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获高度加分者仍是廖廖无几,位移过大错误在我国蹦床运动员中具有普遍性。建议有关方面适时修订高度加分标准,教练员要实施卓有成效的基本技术与连接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