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3798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07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提倡心理健康,不仅在于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是立足于一个人素质提高和身心和谐发展。一个社会中各个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但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该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晴雨表,正所谓“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  相似文献   
72.
孙彦川 《中国教师》2011,(12):76-77
<正>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科学的身体锻炼除了能够提高人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心肺功能、平衡能力,改善新陈代谢水平,提高神经系统机能,还有助于锻炼其注意力、意志力、快速反应能力,使其通过锻炼提高心  相似文献   
73.
于文华 《现代语文》2011,(12):149-150
现代早期语文教育家阮真在其教育实践及论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中体现出独特的语文教材观,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对阮真语文教材观的论述:以人为本,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联系生活、加强教材功效性;紧跟时代,合理安排教材比重。阮真先生的语文教材观,对于现阶段改进语文教材建设,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陈翠萍 《现代语文》2011,(7):143-144
一、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上做文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民主对待学生。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状况作为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瑜伽在大学的推广情况以及在推广中所需注意到的问题为主线,阐述了瑜伽课程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推广以来的探索实践过程。结合教学及课程设置中的实例,提出引导"终身体育"的概念进驻现代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江建 《成才之路》2011,(35):23-23
学校美术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所以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7.
阮维 《成才之路》2011,(21):47-47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师,政治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展潜能,从而提高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使之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师生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彻底改变以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此,  相似文献   
78.
只有学习成为内心的需要,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只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和学习形式,才能激起内心的需要。只有教师留心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  相似文献   
7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育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学校教育只有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适合的校本课程、适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0.
<正>新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以下简称品德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但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一功能的弱化是不争的事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品德课成了道德内容匮乏的空架子。要发挥好品德课程的的德育功能,教师必须认清品德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以及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对课程功能发挥产生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诸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一、小学品德课教学德育功能发挥的困境1.德育外延的泛化使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我国,德育是范围很广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