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706篇
科学研究   49篇
体育   552篇
综合类   27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运用APAS艾利尔运动技术分析软件及DLT生物力学三维录像分析方法,对我国高尔夫职业选手张连伟短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有关力学条件之外,球杆还应在运动区内按一定时间移动,各区的运动距离应按一定的比率随短推击球的距离移动。  相似文献   
82.
对中国目前国内三位女子优秀垒球投手绕环投球动作进行三维定点拍摄和录像解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优秀投手对整个投球动作的总体掌握较熟悉,动作连贯性较好.其中张艳清伸踏时间、下摆加速时间、伸踏距、肩髋角、肘伸速度、肩旋内速度、球出手速度等运动学指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在出手瞬间人体重心高度、球心高度方面,三位投手没有显著性差异,两指标值说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对垒球出手环节技术的掌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3.
旨在建立适合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方法:用安装于笔记本电脑的运动采集软件及其相连接的两台DV摄像机同步采集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用三维标定框架置于跳板上进行标定拍摄。用SIMIomotion运动录像分析系统解析空中动作。用前述方法考察杆状物体在3×2×7m空间范围运动时所解析获得长度的误差。结果:解析获得运动员头部、颈、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中心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跳板等关键点的三维位移和速度。同时获得运动员质心的位移和速度,腾空时间,起跳角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最大误差小于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三米跳板跳水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李晓浦  魏文仪  裘艺 《体育科学》2006,26(11):62-66,74
采用双机同步二维摄像法对参加2005年全运会预选赛的12名男子优秀运动员在500m单人艇比赛时的途中划过程进行了现场拍摄,并且运用自行研发并与摄像方法相适应的皮艇运动专项解析软件对所拍的图像资料进行解析。运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途中划的划桨技术,拟揭示国内单人皮艇500m优秀运动员途中划的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以期从理论和解析数据两方面探究提高途中划划桨效果的皮艇技术的改进方向。结论:双机同步二维摄像方法和专项分析系统使用效果良好;根据拉桨过程中桨获得推进力的主要来源,整个拉桨阶段可分为入水升力推进时相、阻力推进时相和出水升力推进时相;拉桨时艇速的变化特征是分析划桨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随速度的提高,后拉划距减小;最大艇速出现时刻前移和速度下降率增大,阻力作用于艇和桨的相对时间延长;在出水升力推进时相,减小划桨的水平速度,加大垂直速度,加大出水角,将更有利于提高艇速和划桨效果。  相似文献   
85.
通过运动学特征分析法,对特卡类腾越动作串的两个特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弓形对称”的运动转换是特卡腾越动作组合的动力模式。正确掌握直体特卡本身所具有的动力模式,将有利于发挥特卡腾越动作串的技术连接的利用率,并有助于这类动作串的完成。  相似文献   
86.
87.
对四川省跳水队方敏、侯媛媛、陈莉、祝智佳4名国家级运动员完成三米板405B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川队运动员与伏明霞的技术差距,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8.
负荷时间长短对纵跳能力影响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强度持续运动约3分钟左右,纵跳的跳起高度、起跳速度等运动学指标显著上升,蹬伸时间及到达最大力值的时间缩短;运动5分钟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只有在适宜的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才进行有利于运动能力发挥的较好的组合状态。  相似文献   
89.
90.
梁富亮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