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415篇
科学研究   170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8 毫秒
751.
时下,不少出版社在抱怨政府对出版行业的保护政策越来越少了,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作用不大了.2005年初,政府出台的由政府购买中小学教材并免费发放的政策,引发了出版业极为强烈的震动,这表明政府正加快引导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打破教材出版和发行的垄断壁垒,并从出版业中逐步退出行政干预.对目前改革中的出版社而言,按原有的出版垄断路径行事是行不通的.如果不尽快进入市场,一旦行政力量的保护完全退出,历史形成的垄断性壁垒一旦消失,还按计划体制思路运作的出版社则会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相似文献   
752.
孙皓 《现代出版》2006,(4):31-33
每种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图书产品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都要经历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图书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书业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使其在各个阶段取得良好的销售收益。研究图书的生命周期,分析书业企业在各个阶段制定的营销策略,对于提高图书产品的销量,延长图书产品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3.
张晓杰 《传媒》2006,(4):52-54
关于报刊退出机制的背景分析 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逐渐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历经20多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框架,奠定了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被称作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孤岛".  相似文献   
754.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6,(1):66-66
河南日报推出一报两版发行新举措;多方资本退出沈阳报业市场;福建两家报纸创新发行理念“出租报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采编人员挂职经管岗位;城市商报的三种发展模式;阅读方式“革命”悄然来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55.
打造传媒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篇传媒竞争力问题的由来 当我们在设定一个话题时,必然要考虑设定这个话题的动机和所处的环境.往往我们探讨问题的结果已经潜伏在原因中了.那么又是什么动机让我们来研究传媒的竞争力呢?在我们采访过的媒体领军人物中,几乎所有人都谈到了媒体的企业属性问题,如果不是企业,传媒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然而,大家也都注意到了自去年以来传媒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三贴近"对媒体生产力的解放,行政权力退出报刊经营,报刊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变革,传媒资源配置中地域、行业、部门界限的逐渐突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报社企业转制试点的开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56.
编辑的战略退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是编辑应该有所有不为,即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但真正的目的是有所为。编辑的战略退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是编辑应该有所不为,即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但真正的目的是有所为。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我本人的四次战略退出得失来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757.
为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论是通过集团化还是企业化后的退出机制的建立,优化调整或者逐步打破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这种过于平衡的类别性地域结构分布,在图书市场竞争中进行必要的重新洗牌,理应是我国图书出版单位不得不考虑并面对的一个痛苦抉择。  相似文献   
758.
75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的退出,以及如何退出。只有以退求进才能使企业搞活,使综合国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60.
企业社会责任是从企业主体性出发,在保持好组织绩效的基础上,对员工和在地社区负责,并传递、展示和倡导积极的社会公共价值。企业社会责任是“有限”责任。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组织形式,负担的社会责任也必须与企业组织的固有特征以及特定企业的目标与使命相关。社会也应当适当降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预期,大致界定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边界,防止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当寻求内生性的约束机制。传统的外部监管机制成本巨大,且不可能消除监管漏洞。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设计应当更多地考虑利用企业的存续高度依赖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的特性,以社会信用机制提高企业的合作成本与自律成本,形成有效约束力。为克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困境,应改变观念,并从内生性约束角度规约企业行为,而不是通过无节制地加强监管或惩罚去实现,那样做只会耗费更多的社会成本却收效甚微。管理者必须做出根本的改变,理解企业组织和管理者自身的存在意义,拒绝功利主义的诱惑,敢于承担企业的“有限”社会责任,不负企业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