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壁画是藏区以外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藏传风格寺庙壁画,在藏传佛教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该窟壁画中的个 别双身图像不见于传统的藏传佛教造像体系,对壁画双身像身份的确定,有助于对整个壁画 表现的宗教义理、教派传承,乃至于艺术风格和创作年代的判定。作者根据谢稚柳先生《敦 煌艺术叙录》的藏文记音和藏传佛教造像学描述,对壁画中的双身图像进行了初步的辨识。  相似文献   
42.
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不但寺院兴盛,造像众多,而且佛教宗派传播广泛。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山东佛教在当时的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3.
大量搜集整理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记和买地券材料,综合所载乡里、村落等居民聚居形式的信息,得出这两种石刻记载乡、里、村等信息时不均衡的结论。买地券以乡、里为主,造像记以村落为主,究其原因在于已有环境或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形态中的潜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石刻记载倾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关中地区道教与佛道混合造像碑上的一些典型石刻图像进行考释和解读,可以发现当时佛道信徒在建造造像碑时就把早期的神仙传说题材作为其进行创作的思想源泉,在造像碑上刻画大量表现传统宗教中的长生和成仙思想的图像.这对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整体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该地区造像碑从一开始就与我国传统宗教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5.
周云 《集邮博览》2013,(5):30-31
涞滩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境内的渠江西岸,距离合川城区28公里。其始建于唐,兴盛于宋,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素有"千年魅力古镇、巴渝禅宗宝地"之美誉。上下涞滩历史悠久与其他巴渝古镇不同的是,涞滩古镇分上、下两部分。下涞滩位于渠江岸边,是一个古老的江边码头,也就是最初的涞滩古镇,目前仅存一条狭长而沧桑的老街  相似文献   
46.
邵颖 《收藏》2013,(6):182-183
20世纪80年代,作为艺术品的一大类,金铜佛像就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2006年一尊"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23亿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金铜佛像;其后201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的一尊明宣德年问鎏金铜观音,曾以3314万元最终落槌,从此,人们对佛像的收藏热情被迅速点燃。  相似文献   
47.
邵颖 《收藏》2013,(13):176-177,175
佛像是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庄严、亲切、宁静、慈悲,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有佛造像集供奉、收藏、鉴赏、传世于一身,且要毕恭毕敬地"请"回家中。刘大为先生1995年受普陀山重兴之祖、普陀山佛教史上第一位全山方丈——妙善长老委托,制作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历时一年半时间。刘大为先生的作品都为大佛,动辄几十米的高度,使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多次有收藏名家提出希望收藏刘大为大师创作  相似文献   
48.
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艺术是佛教信仰和佛教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佛教思想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中国的佛教艺术是印度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不断交融、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 ,本文旨在弥勒菩萨造像变迁的过程中探求中华思想在佛像雕刻上的体现和在亚洲的传播  相似文献   
49.
须弥山石窟的唐代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精美绝伦,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来说,都冠于其他各代之上,不仅在须弥山石窟各代造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在全国主要石窟的唐代造像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0.
四川摩崖石刻演变及其现代旅游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舸 《兰台世界》2012,(13):77-78
摩崖石刻中"摩"意指"摩擦、刮摩","摩崖石刻"顾名思义,是指在山崖上刮摩岩石,在石壁或石头上刻画文字、图形、图像、符号等。早在古时,先人对摩崖石刻在定义上就存在分歧,一部分前辈认为摩崖石刻是指刻画在天然石壁上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