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9128篇
科学研究   602篇
各国文化   416篇
体育   1341篇
综合类   414篇
文化理论   121篇
信息传播   33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1185篇
  2013年   937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294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038篇
  2008年   1486篇
  2007年   1125篇
  2006年   954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杰 《现代语文》2006,(3):118-119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赢、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212.
青春素材     
那一趟公交车我足足等了有半个多小时。我右边一直站着一男一女,都是不到二十岁的花一样的年纪,一样的清秀、俊雅。几分钟后,我眼角的余光瞥见他们一边打着不同的手势,脸上的表情也一边配合着变化。我惊异地掉过头去,不错,那是手语。  相似文献   
213.
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5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85年里,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的三件大事,简述这三件大事的历史意义。2.2005年2月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主要新闻单位共同推出大型党史人物专栏《永远的丰碑》,每天宣传一位(组)党  相似文献   
21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国的行政改革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借鉴西方国家掀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选择一种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模式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5.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在排斥宗教势力、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加强的情况下,在统一的中央政权领导下展开的。而晚清的现代化运动恰好相反。它是随着地方势力的扩大,在地方势力的主导下展开的。这种由地方主导的现代化运动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中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6.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明清徽商家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重视不仅深深植根于明清徽商及家人的思想意识中,而且在其日常行为中也有种种表现。他们之所以特别看重对家庭子弟的教育,既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推广、徽州地区社会舆论的推崇密切相关,更重要的则是与他们“亢身亢宗”的教育动机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217.
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创造性地把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18.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9.
芮火才 《江苏教育》2007,(17):52-52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  相似文献   
220.
冉乃彦 《山东教育》2004,(34):62-63
为了研究诚实教育,我们在1987年调查的基础上,用同样的问卷在2004年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作比较研究。1987年调查表明,当时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基本局限于家庭、学校的狭隘范围;而2004年调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给予小学生深刻的影响,他们的道德认识更多来自社会生活。转型时期的社会多元文化促使小学生的思考更加活跃。关于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