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75篇
科学研究   18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才之路》2012,(1):101-F0003
正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林省思维科学学会、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辰100周年暨全国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22.
钱学森之问与先进国家教师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出的科学家、著名物理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生前留下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入才?”早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23.
 我国卓越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科学学思想是其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一部分。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对于中国科学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源于他的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他把握住技术科学的中介学科地位,演绎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而阐发了科学学产生的必然性。从率先在中国倡议“科学的科学”研究,到首先发表完整的科学学论文,表明钱学森是中国倡导和创建科学学的第一人。科学学属于社会科学,是科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居于技术科学中介层次,它以全部人类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包含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能力学和政治科学学三个分支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构成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4.
1958年9月我考入黑龙江大学数学系,于1962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黑大数学系首届毕业生,并被选拔留校任教.在校庆80周年之际,感恩母校黑大培育我成长,感恩启蒙导师卢庆骏先生指引我从纯数学领域跨入控制领域.此文以个人亲身经历详细追述卢庆骏先生对黑大数学和控制学科发展做出的鲜为人知的重大贡献,介绍我用跨学科交叉科学创新方法论(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在现代控制理论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培养的一批科技创新杰出人才.传承和弘扬卢先生的无私奉献、敬业与担当精神,彰显卢先生高瞻远瞩为黑大数学系带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控制理论研究方向,培养出一个人才辈出的创新研究团队,激励后辈努力成为创新杰出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而奋斗,为使我国早日跨入科技创新强国行列而奋斗.实践证明:这种科学创新方法论对解决钱学森之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语文学习过程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是个体生命逐步完善的过程。学习语言,即成人的开始,即生命的成长。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功利性的理念影响下,往往片面强调以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的掌握为核心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文化修养,淡化了以生命的全面提升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又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其实质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27.
于童 《成才之路》2013,(25):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大洋彼岸冷眼指出:中国可以培养出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创新者却寥寥无几,因为中国人"无力创新"!美国国会经论证也得出结论中国出不了乔布斯!钱老振聋发聩的提问,让我们开始反思教育理念,也让我们这些媒体人感受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使命感。在本刊学术顾问刘奎  相似文献   
28.
钱学森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大学正故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 1931年12月3日,北平清华园。一位眉目清秀、神色俊逸、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士,以他一贯沉稳平静的口吻,向已经10个多月没有校长的清华学生,发表了让后人传诵不已的就职演讲:“……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高兴、极快慰的事。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仟.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与清华已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相似文献   
29.
日本学者下村修作为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者及其结构研究的开创者,与查非、钱永健一同荣获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对下村修投身生物发光研究的经过以及取得多项重大科学突破的经历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钱学森之问"从多个角度对下村修的成才之路展开了分析。最后就下村修这个案例对杰出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钱学森同志在中国科协主席岗位上——中国科协往事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中国科协“三大”闭幕后,科协机关撤销研究室,新设了调研宣传部。为选调干部,调宣部副部长陶螈和办公厅人事处贾永华两位女将到了北京大学,请校方推荐人选。考虑到我作为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着北京物理学会秘书长,学校将我作为人选之一,通知我与她们谈话。谈话结果,使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由一个“两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变成了“三门”(家门、学校门、机关f-j)干部。从1986年12月进入科协到1998年11月退休,我先后任调宣部宣传处处长、研究中心(由办公厅调研室、调宣部宣传处与科普研究所合并建立)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领导同志和事关科协全局的大事,现就手头资料和记忆所及作一些往事记述,以迎接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