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21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22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利用团体训练技术对一内部寝室失窃的全体同学进行辅导,最终在不伤害作案者情感且不影响寝室成员关系的情况下顺利将钱找回,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二月初二日午时,钱基博与胞弟钱基厚孪生于无锡城内连元街吴氏寓庐后进东偏之左室,据说与“亚圣”孟轲同一天生日.因兄弟俩是孪生,所以基博初名基来,小字曰博,后改字子泉;基厚初名基复,小字曰馀,后改字孙卿,取《周易·复》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意.  相似文献   
53.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54.
55.
币制改革是王莽改制的重要组成部份。史籍记载,王莽曾“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根据考古发现可将王莽铸币的地点分为三辅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边郡地区。王莽在不同的地区铸币,其目的各有侧重。在三辅地区铸币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在经济发达地区铸币更多地考虑经济上的需要,而在边郡地区铸币则侧重于军事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56.
全国著名专家来金城为甘肃教育传经送宝。各位专家的课虽不敢说让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但至少觉得“如听仙乐耳暂明”。三天的授课使听课的师生感到课堂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却实实在在。老师们虽然没有寻章摘句、细磨慢研、舌灿如花。却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实现了自我感悟、自我创造的过程,也启迪了我的心灵和智慧.特别是钱梦龙、支玉恒、程红兵三位专家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他们教学风格的共同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7,(15):96-97
林逋,北宋钱塘人,是个著名的隐士。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终身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生前宋真宗曾给他赐过粟帛,死后宋仁宗追谥“和靖”。这都是无上荣光的事。他善书、工诗,还是个大棋迷。中国围棋史对他应该大书一笔。可是当代人的围棋史作,写到弈人林逋时,却前后矛盾,往往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58.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纸币最早的国家,较欧洲要早600多年。纸币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商品交换,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流通,曾在宋元两朝盛极一时。可是由于封建王朝的集权统治,统治阶级违反纸币的发行和流通规律,把纸币当成榨取百姓的工具,使纸币走向衰落,没能使纸币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纸币产生的历史渊源,产生过程及其兴衰,并对其衰落作了简要评说。  相似文献   
59.
《教师》2011,(14):F0002-F0002
本书记述了作者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从来不瞄准考试,而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感陶冶、个性发展等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影响力。学生在这股力量的催动下,软弱者变得坚强,懒惰者变得勤奋,无知者变得有知,无能者变得多能。  相似文献   
60.
新年祝语     
古今之治学,凡成器者,无异于笃实而得。钱穆先生曾忆己之当年:"数十年孤陋穷饿,于古今之学略有所窥,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其学。虽经乱离困阨,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榘矱,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大凡学术上有成者,其共性,不乏勤耕苦所、求实开新之精神,深感学术之严肃与作学问应尽责任。若无此态度与使命于身之感受,则难究事物之真;难解思问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