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叶武 《地理教育》2004,(6):72-72
早在"9·11"事件以前,塔利班(即学生军)已在阿富汗执政,并逐渐使阿富汗成为恐怖分子的活动基地(以下简称恐怖基地)."9·11"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恐怖基地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清剿,但至今仍有残余力量,未能完全剿灭.上述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从地理角度分析,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23.
想要问咱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在哪里?咱会说不在天涯,也不是海角,就是近在咫尺的女生宿舍;想要问咱除了伊拉克、阿富汗,还有哪些地方不敢去?咱会说女生宿舍;要问我四年大学,校园哪里没去过?我也会悲愤地告诉你:女生宿舍!  相似文献   
24.
多少梦想,藏在荣耀背后!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冠军的光环时,不要忘了金牌、鲜花和掌声之外,奥运会还有一些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坚持理想,超越自我。在北京的夏天,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奥林匹亚精神。  相似文献   
25.
《考试周刊》2015,(63):17-18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该书时间跨度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2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他与父亲的关系、与哈桑的"友谊"、随父亲移居美国后的生活及他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拯救,体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的苦难与悲剧。本文通过对《追风筝的人》中三位主人公阿米尔、哈桑和索拉博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及他们性格特征的分析,体现阿富汗儿童命运的悲剧,以期加深人们对阿富汗儿童的了解与同情。本文首先介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及其作品《追风筝的人》,其次分别讲述阿米尔、哈桑和索拉博的生活经历并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最后探讨阿富汗儿童的悲剧命运并揭示导致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即阿富汗宗教各教派的冲突、种族歧视、塔利班的残酷统治、阿富汗所遭受的战争等。  相似文献   
26.
多年前在喀布尔,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阿富汗塔利班的存在.2004年6月10日凌晨,中铁建十四局在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附近的一个公路项目营地遭袭,导致11名中国工人死亡,4人重伤.我当时是新华社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分社首席记者.为增援报道,我于12日乘飞机抵达喀布尔,踏上了战乱频频的阿富汗土地.那时,我住在喀布尔一家中国人开的只有10多间客房的小旅馆里.旅馆24小时都有手持步枪的两名保安守门,感觉比较安全.但就在完成报道任务即将返回伊斯兰堡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旅馆突然听到爆炸声,后来听说那是塔利班武装分子从附近山上向美国大使馆发射火箭弹,但没有命中目标,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7.
《奔跑的西班牙共和党人》、《抽雪笳的切·格瓦拉》、《伸向士兵们的一枝花》、《难以置信的绿眼睛阿富汗难民女孩》,等等,在人们的记忆中,不知储存了多少幅这样的图片。这便是玛格南图片社分布在全世界的摄影家创作的最著名的摄影系列作品。2007年,玛格南点燃它第60根生日蜡烛。  相似文献   
28.
29.
30.
孙文清 《百科知识》2004,(11):61-62
提起雇佣军,大家一定会想起上个世纪著名的廓尔喀雇佣军以及法国外籍兵团,而在现在,人们也会想到在阿富汗“基地”组织中的“伊斯兰圣战者”以及车臣境内的反政府武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