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听课随感记     
下校听推门课。虽叫“推门课”,基层教师还是能有所准备。这我也知道。基层教师的辛苦,只要从基层出来的人,都应该知道,都会深有同感。所以,我时常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52.
李忠 《教书育人》2010,(4):80-80
2009年7月31日-9月8日,我有幸作为江苏省苏教国际赴德汽车培训班学员,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马格德堡大学进行培训。为期6周的培训,让我感受最深是逐渐学会并运用了德国俗语——“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  相似文献   
53.
6月11日在昆明小龙四方街访孙太初不值到新知图书城所购的新书:《升庵诗话新笺证》杨慎王大厚笺证中华书局2008年《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  相似文献   
54.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温暖的字。有诗人写道:上帝在喝茶时,开始不怀念咖啡;中国人在喝咖啡时,所有的毛尖纷纷向喉头刺来。道出了中国人对茶的一往情深。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我喜欢喝茶、品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所到之处,我都会品茗一杯,以表达我对茶的一种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55.
常玲 《记者摇篮》2005,(11):11-12
“我是新入门的,请问各位,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容易获得成功?”在各大网站传媒聊天室里,最常见这样的帖子。回应者也往往寥寥数语,说得不痛不痒。  相似文献   
56.
彭云 《文学教育(上)》2009,(14):157-157
读俞晓群先生的《人书情未了》,感触颇多。这本书仅266页,却承载着一代出版家对出版行业最深入最广泛的思考和探讨,这里面遍布着思维的灵动和天才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7.
必孜 《乒乓世界》2005,(7):118-118
梅兹.一个来自童话王国的男孩.在上海世乒赛这个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近乎神奇地为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演绎了最具震撼力的丹麦童话。  相似文献   
58.
张猛 《记者摇篮》2007,(8):68-69
电视系列喜剧《今天是个好日子》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说这部电视系列剧好看,吧嗒吧嗒嘴有滋味儿。该剧获得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获得了在弘扬主旋律和艺术创造上的双重成功。  相似文献   
59.
见闻随感     
肖君 《山西档案》2007,(5):56-57
由于某种机缘,最近大半年我在基层走访了不少单位,无意中对基层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档案工作也多了一些更为直观的了解。现将见闻及随感记录下来,算是职业惯性的延续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0.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短评栏目“随感录”,以“小我评论”的独特评论形式,在同类评论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新青年》“随感录”的“小我评论”特点为:以“小我化”的角色扮演贴近受众心理;以人性化的阐释方式实现理论传导;以冲突性的思想阵营形成舆论多数;以个体化的批判与精神呐喊重塑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