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1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36630篇
科学研究   200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31篇
综合类   963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1294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654篇
  2021年   734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40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1320篇
  2014年   2831篇
  2013年   2477篇
  2012年   2763篇
  2011年   3090篇
  2010年   2659篇
  2009年   2632篇
  2008年   2837篇
  2007年   2591篇
  2006年   2082篇
  2005年   1900篇
  2004年   1819篇
  2003年   1584篇
  2002年   1603篇
  2001年   1491篇
  2000年   1211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扩散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隐性知识扩散的特性及隐性知识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因素集合,然后运用ISM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提高隐性知识扩散效率,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2.
李萍 《新闻三昧》2008,(6):55-56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开始有泛滥的倾向。但关于隐性采访,法律、道德伦理层面的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可循的情况下,媒体应该确立自己关于隐性采访的自律原则,在隐性采访中把握一定的“度”,避免陷入诉讼和受到道德、伦理的指责。  相似文献   
173.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从形式上分为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由于隐性采访权的实现常常采取隐瞒身份、意图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进行采访。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往往引起侵权和法律纠纷,为了保护新闻媒体及其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双方的权利,从理论上理清隐性采访的权利限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4.
有序结构在Web2.0中有着新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由他组织过程所生成的静态有序结构以及由自组织过程所生成的动态有序结构两种类型,这些结构的表现形式都是由其对应的控制规则所决定的。一种结构的有序程度,是以用户体验的感受程度为标准的。通过对已有的可用的有序性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指出了其各自的适应范围,并阐述了作为有序度测度发展趋势的用户体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5.
杨鲜 《新闻前哨》2008,(4):44-46
隐性采访在为传媒业带来种种效益和利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本身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如何克服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值得传媒界、学术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6.
陈志强 《声屏世界》2006,(11):35-36
每隔一段时间,采用非常规手段采集到的调查性报道就会成为舆论的中心。有意思的是:先前对此持批评态度的新闻理论界逐渐消声沉寂,而实务界则明显有张扬之意。在2005年6月份郑州的媒体记者通过用暗访的电视画面,展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已经变质的牛奶拆封倒入回奶罐并重新进行加工生产的事实之后,就有媒体发表了《“光明”在遮掩中黯淡社会在暗访中进步》的社论。①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通讯”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的影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77.
档案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显性作用和隐性作用。 通过被利用而显现的作用,是档案的显性作用。不通过利用显示而客观存在并随时发生着的作用,是档案的隐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8.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桂娜  任辉 《兰台世界》2006,(14):67-68
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本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179.
本刊从第二期开始,在“专题讲座”栏目,开辟“自律与维权”,特约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顾理平撰文。本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隐性采访》是第三讲,讲解了隐性采访中出现违法的主要表现、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在法律度的把握上应注意的规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0.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