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36504篇
科学研究   200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28篇
综合类   959篇
文化理论   96篇
信息传播   1291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40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1320篇
  2014年   2831篇
  2013年   2477篇
  2012年   2763篇
  2011年   3090篇
  2010年   2659篇
  2009年   2632篇
  2008年   2837篇
  2007年   2591篇
  2006年   2082篇
  2005年   1900篇
  2004年   1819篇
  2003年   1584篇
  2002年   1603篇
  2001年   1491篇
  2000年   1211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师德育意志因序向不明而消解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对教师德育意志进行规限,即规范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意识,限制教师的违法行为,规限的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2.
杨春生 《江苏高教》2006,(6):114-115
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5.
为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本力图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古代先贤们对德育的精辟论述为依据,结合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就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高职院校强化德育势在必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形象性、以及强烈的意识影响等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因此应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3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整体构建德育工程;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不断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