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卢浮宫"镇宫三宝"中有二宝都是不完整的艺术品,恰恰是它们的不完美铸就了它们永恒的艺术美。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创作的《米洛的维纳斯》,大约作于公元前130~-公元前100年。雕塑比真人更高,达到203厘米。因此,一个正常身高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走近这位长巾即将滑落到地上的女神时,都只能仰视,但这尊维纳斯像也微微有些倾斜,表现出正倚靠着某种想象中的支撑物的样子。这件雕塑是1820年一位名叫奥利维尔的法国军官在爱琴岛的希腊古城米洛发现的。当时,他看到一位农夫挖出了一个肢体残破的雕塑,正在重新掩埋,因为这种东西对农夫是无用的。奥利维尔给了农民一点好处费,自己带着两个  相似文献   
32.
都灵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首府兼西北部工业城市—都灵,始建于1833年,是一所存在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美术学院。在17世纪前半叶都灵美术学院的前身就作为培养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所在存在于世,1652年变为"圣·路卡画会"并第一次开始担当起艺术学院的角色,随后在1678年由玛利亚·乔瓦娜效仿巴黎皇家学院,成为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  相似文献   
33.
情书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写给德国女作家埃莱娜·德·诺斯兹的一封情书上说:  相似文献   
34.
情书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写给德国女作家埃莱娜·德·诺斯兹的一封情书上说:由于你的温雅和聪颖,我重又变得高雅,整个人都得到升华了。既然种子落进肥沃的土地,那么只要好好照料,它总  相似文献   
35.
崔修建 《学习之友》2008,(11):26-26
公元1500年,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块质地非常精美的大理石。仔细地端详后,他觉得它非常适合雕刻一个人像。于是,他拿起了凿子,开始雕刻起来。不知是因为有点儿紧张,还是一时用力过重,只那么一凿,他就敲下了一大块碎屑。雕塑家立刻停了下来,经过三天的思索,他决定放弃构思好的雕塑,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难以驾驭这块宝贵的材料了。  相似文献   
36.
瑕疵与杰作     
伊然 《中学理科》2008,(10):47-47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著名的雕塑家,一个叫多纳泰罗,一个叫米开朗基罗。两位大雕塑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同样的想法:以《圣经》中的一个少年英雄为题材.雕刻出一件传世杰作。两个人都在等待最适合的雕材到来。  相似文献   
37.
李树山 《教育艺术》2008,(10):50-50
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神雕塑家”、“手执金钥匙的人”等闪光的词句来形容和赞誉教师,这些美喻鞭策和鼓励着教师努力进取,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教师精神”。这种精神铸成了教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与对讲台的一往深情。讲台,浸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多少情和爱;  相似文献   
38.
李晗 《家教指南》2021,(6):144-151
民国早期留法的女雕塑家陈芝秀,历来备受关注,然而相关史料一直严重匮乏.陈芝秀(1910—1979),浙江诸暨人,我国著名装饰图案艺术家、设计教育家常沙娜先生的母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法国里昂和巴黎学习染织图案和雕塑,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常书鸿为主要组织者之一)会员.本文以民国时期四卷本《艺风》期刊(孙福熙编)为依据,陆续整理出陈芝秀的一些史料并进行分类;同时,又新发现了同样作为"留法艺学会"重要会员的陈士文留法录取信息.这些新史料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留法学生状况及20世纪近现代艺术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农夫砍倒一棵大树,盖了一间小木屋。剩下一段很大的树根,农夫原想把它劈成木柴,但由于太费力了,最终农夫把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碰巧路过,发现了这段树根,小心地把它带回家,精心加以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根雕艺术品。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特里尔市布吕肯大街10号,是一幢灰白色的三层小楼,大门是深棕色的单扇木门,做工精致,油漆得很好,有精美木纹。门旁墙上,钉有一块铜牌,最上面用德文刻着“卡尔·马克思故居纪念馆”;中间用德、英、中三种文字刻有每日开馆、闭馆时间;下面用德文刻着街道名称、门牌号码、文物保护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