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很高兴讲述去年在南京的经历,当时我是在红十字会做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中国中部的武昌爆发。在很短的时间内,革命党人就占领了汉口、汉阳和武昌。但当攻打南京时,却遇到了激烈抵抗,革命党人牺牲了很多才最终取胜。南京难以攻克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城防坚固:护城河又宽又深,且城周围有许  相似文献   
12.
徐涛 《档案与史学》2011,(10):11-13
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1911年12月25日,闻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匆匆赶回中国的孙中山,在上海接受英文《大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孙中山的回答,乍听之下,很是豪迈,但细细品读,其中透着苦涩.革命精神虽可振奋人心,但仅有精神又是  相似文献   
13.
张丁 《北京档案》2011,(8):14-16
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于"二次革命"的若干史  相似文献   
14.
1911年 10月10 日晚7时许,驻武昌城内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士兵经过通宵鏖战,占领了武昌.随着武昌起义的胜利,全国各地革命党人闻风响应,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建立军政府,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土崩瓦解了.可是,这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成果,为什么转眼之间就被袁世凯窃取了呢?袁世凯又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呢?  相似文献   
15.
郭文奎 《考试周刊》2014,(50):21-22
鲁迅《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是革命党人的典型形象,历来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辛亥革命时是领导革命,不是投机革命;有人完全不认同,作者对此加以评析,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6.
陈稀栋 《现代教学》2014,(10):15-15
让我们从一次调查开始。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我们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段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其中有家人,有亲戚,有好友,也有路人。经过统计,我们发现,祖辈心中的英雄常是古代先知、革命党人;父辈偏爱的是战争将领、影视英雄;“80”“90”一代喜欢个性鲜明的青年代表、社会人物,而青少年则更倾向于体育明星或艺界红人。  相似文献   
17.
漫画发表于1911年的《神州日报》,该报由于右任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租界创办。报名“神州”.蕴含着“激发潜伏的民族意识”,反对满清之目的。漫画中接受新式教育的学子,早已把“独立”大旗抛在脑后,抱腿的抱腿,飞升的飞升。都往官界的顶子跑,看得出这项子的吸引力真大。  相似文献   
18.
卜息 《湖南档案》2008,(7):12-14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中心放在什么地方,是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革命党人内部争议最先出现的是武昌与上海之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推理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回顾了在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党入在斗争中所展示的侠肝义胆,体现了武侠思想在晚清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动荡的时局,是武侠思想在革命党人中盛行的社会基础;晚清革命党人所展示的武侠豪情,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民族气节,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通过研究来自民间社会大众文化的武侠思想,挖掘其中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将其中的宝贵养料吸收消化,发扬光大,可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革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施元凯 《历史学习》2001,(12):11-11
辛亥革命爆发后,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的相关解释有些简略,只提及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对于这种解释好多学生并不理解,觉得革命党人也太幼稚了,怎会轻而易举地将政权交给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应该讲清楚这件事的真正原因,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