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十分之一定律”和“吃十长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关于能量流动的效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林德曼效率。它的本意是说,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里,作为食物链的各个相邻营养级之间所拥有的能量,大致维持在10:1左右。也就是说,为了维持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前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必须具有10倍左右的能量规模,两者才能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92.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县高中生物学优质课评比工作。按规定,授课内容都是“物质循环”这一节。总的讲,教师们课讲得都很精彩:引入、新授、总结、练习诸环节齐全;课件做得很生动;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尤其对热门话题如“酸雨”“温室效应”很感兴趣,探讨热烈。但就其一个基本知识点,我认为强调得不够,甚至有的老师在认识上有一定偏  相似文献   
93.
探讨了食物网中能量传递计算的方法——“顺算法‘和”逆算法“,指出教学中对知识的总结应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用最简单的方式加以归纳。同时食物中能量传递的计算应以食物链的计算为基础。  相似文献   
94.
生态系统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在10%~20%。在食物链中求解各营养级的生物量,只要按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应的“放大”(按营养级从高到低递增)或“缩小”(按营养级从低到高递减),即可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95.
提出并研究了一类具有脉冲干扰(如收获和放养)和混合功能反应的三种群捕食链模型.得到系统存在半平凡周期解.通过脉冲微分方程的Floquet理论和小幅扰动方法,研究了半平凡周期解的局部稳定性.证明了系统所有解是一致最终有界的.  相似文献   
96.
利用解的整体存在性定理、上下解方法和相应的单调迭代序列,研究了一类在有界区域上具有牛曼边界条件的时滞四种群食物链反应扩散模型,给出了简单和易验证的解的存在性和平衡态方程正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这个结果隐含着食物链系统的共存是持久的,平凡解和所有半平凡解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一类比率依赖型的三物种食物链系统的混沌行为,利用Pontryagin最小值原理和具有未知参数的自适应控制,分别获得了使该系统镇定的最优控制器.  相似文献   
98.
"互动-生成"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预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时,利用学生、教师和文本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并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人人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参与的喜悦。  相似文献   
99.
<正>在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中涉及的计算包括种群的调查、种群的增长、酵母菌的计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下面对相关计算题的解法进行分类指导。1种群数量的有关计算1.1种群数量的计算(1)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中的标志数(2)"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计算:设种群起始数  相似文献   
100.
我在2012年4月25~26日应邀参加了中国第二届生态科学教育研讨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观摩南京市杨健老师教授的《六足园里的食物链》课程。杨老师采用“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园内培育杜蘅、马兜铃、柑橘等植物,孕育中华虎凤蝶、丝带凤蝶、玉带凤蝶等珍贵蝴蝶。杨老师以六足园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链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蝴蝶生长和存活过程中需要能量的支持,讨论到六足园里食物链的营养源自绿色植物,马兜铃、柑橘叶是凤蝶幼虫的食草,利用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食物链的箭头代表生物维持生命之能量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