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相楠 《考试周刊》2013,(24):21-22
13世纪初期,蒙古国建立并迅速向外扩张,在半个世纪内建立了横跨欧亚的世界帝国。蒙古扩张东征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入侵高丽高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蒙古的入侵和干涉给高丽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2.
"高丽棒子"原即"高丽房子(帮子)",起初并非贬称,只用以称呼高丽或朝鲜的仆役。后由于朝鲜下人的不良行为,逐渐让中国人对朝鲜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遂成贬称。比起"房""帮""榜"等,"棒"字的不良成分更浓,故而词形最终落实于"高丽棒子"。  相似文献   
53.
2005年12月1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教案官司”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私自处分原告高丽娅教案原稿的行为侵犯了高丽娅的著作权,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高丽娅原系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的语文教师。根据该校  相似文献   
54.
元代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回回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蒙古贵族的西征和东征,13世纪欧亚大陆的人群流动空前活跃。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被迁徙的人群带入了新的地区,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回回民族就是在元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新族群,其影响在当时就已波及域外。对此,元代的高丽国史籍有着比较充分的记载。  相似文献   
55.
贞观并非全盛日,奈何人心向往之 长久以来,“贞现之治”深入人心,人们都认为那是个富强的、国力鼎盛的时代。相比之下,隋炀帝的统治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与“修凿大运河”、“伐高丽”、“江南巡幸”、“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相联系,  相似文献   
56.
十一世纪的中国,随着强大的唐王朝衰落中国大地诸雄纷争,在中国的北方大地契丹族最终征服了北方广阔的地域成为北方的新霸主。同一时期新兴的高丽政权成为了辽代东部的邻居政权,两个政权之间面对各自的利益进行了频繁的交流活动。本文就是以和战时期的辽与高丽之间的关系来认识这段历史时期中辽与高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孩子学习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为什么理解掌握“倍”比较难?其根本原因何在?教学时应设计哪些有效活动突破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58.
朝鲜是继中国之后第二个烧成瓷器的国家,公元10世纪高丽时代初期,朝鲜就成功烧制出青瓷并于高丽中期达到顶峰,其翡色青资即便中国人亦叹为观止,尤其嵌青瓷则为朝鲜所独有的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9.
海泉 《收藏界》2011,(4):75-75
贵刊曾于2007年第7期(总第67期)刊载福建泉友兰金顺先生的一枚阔缘当十"朝鲜通宝"钱,它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后由世宗李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宋朝出海商人和高丽日本两国入宋求法僧侣在宋版图书外流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考察 ,意在揭示高丽和日本两国接受宋朝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本文认为 ,宋学传播到日本却未播及于高丽 ,是与两国入宋求法僧侣的书籍选择倾向相关的。而两国社会在接受汉文化方面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高丽追求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全面吸收和模仿 ,而日本却有鲜明的“筛选”意识和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