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张凯 《武当》2008,(2):33-36
(接上期) 八、回身肘 34、预备式 甲乙双方各自抱拳于两肋间,拳心朝上,面对面立身站定,目视对方(图34).  相似文献   
102.
关于门球的起源,目前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门球源于中国唐代,是由当时一项名叫捶丸的运动发展而来;二是门球源于日本;三是门球起源于13世纪的法国,原为Croguet(槌球)。上述三种说法,第三种接受的人比较多。起源于中国说先说捶丸,它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  相似文献   
103.
该研究以蹴鞠、马球、步打球、抛球、捶丸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和考释涉及宋代“球鞠之戏”的文献史料,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究球戏在宋代发展至鼎盛的人文社会环境原因,立体化了解宋代球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剖析宋代球戏文化特征,进一步丰富填充宋代球戏研究版图。研究发现:(1)宋代球戏开展具有时间上的节令性、空间上的聚集性和参与人员身份多元化的特征;(2)用具制作中呈现专业化、球具样式多元化和球戏衣着服饰标准化的特点;(3)具备制度化球戏规则、规范化运作机制和创新性球戏规则。研究结论:宋代球戏文化呈现三点特征:创新性及发展性;娱乐性及兼容性;约束性及和谐性。  相似文献   
104.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5.
捶丸是我国古代一项球类体育运动,和当代的高尔夫极为相似。本文主要就捶丸这项活动的场所、器材、场上规范等方面,对捶丸运动进行介绍,并进一步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06.
捶丸运动就是其典范,它没有强烈的竞争性及剧烈的身体对抗性,而是以修身养性、健身修心为目的,这些特性都符合当时上流阶层的要求,因此捶丸运动在元代才得以广泛传播与流行,并达到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07.
108.
胡光锋 《精武》2006,(3):22-23
第十四式白鹤亮翅提左脚,跳步成左弓十字步,两勾手急出变掌上挑(图26);震右脚,右手由前向后搂出,左掌从后向上、向前推出,同时提左膝,两掌撑开(图27)。第十五式十字捶屈右腿下蹲,两手盘肘变拳置于腰间, 跨左步成左弓十字,左拳由前向上、向后劈打,右拳向前冲出(图28)。第十六式托枪势(托蛇势) 收左脚,成左丁虚步,同时左拳从后向上、向下砸,右拳收回,左肘、右拳置于腰眼 (图29)。  相似文献   
109.
马雷石 《精武》2006,(2):22-22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0.
鹞膀捶为沛县武当洪拳三晃膀套路中的重要动作,它迅猛灵变,攻防相宜,技术应用以等打与赶打为法则,技击时犹如鹞鹰抖膀展翅。武当洪拳名家说:“打法有等打与赶打之分。所谓赶打者,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所谓等打者,犯了招架,便是十下。”鹞膀捶的功法练习势猛劲强,长期练习可使骨坚筋强、精充气足,达体魄强健之效,用于格斗实战也有自卫防身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