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刑法理论界普遍承认自救行为具有正当性,但对自救行为的正当性依据问题颇有争议。笔者认为"社会相当性说"结合了其他学说的优点,主张对自救行为的各个特征如目的、手段、法益侵害等综合判断,具有合理性,可以作为自救行为的正当性依据。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自救行为是排除犯罪的正当行为,司法机关也质疑自救行为的合法性。因此,这就要求尽快对自救行为立法,赋予自救行为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2.
《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提高法律修养和法律意识的主阵地,教学效果能否达到,关键是能否恰当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既增长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制教育。文章将项目引领法引入到《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介绍项目引领法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分析项目引领教学方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显著特征及实施效果,以求对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增进教学互动这一环节入手,提出在《企业管理基础》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首先分析了在《企业管理基础》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并指出了互动式教学法可采用的教学形式,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企业管理基础》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主渠道,在其教材编著的逻辑主线、教学内容的系统安排、教学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等方面都与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有着相互契合的价值追求。在教学中凸显和熔铸中国梦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价值旨归。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理念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多方面多层次立体地熔铸当代大学生鲜明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造,提出项目化改造方案,并对教学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忠恕”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而非两个并列的概念。其表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所谓“肯定表述”都非孔子原有之意。“忠恕”与“仁”、“圣”等概念有密切的联系,与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忠恕”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情感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能力为主 技术先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一些思考,尝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自觉,既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的反思,也有对“基础课”教学过程的回应,它是对“基础课”解决何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回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重新审视“成人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并进一步围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展开前提批判和哲学沉思,肩负起“基础课”走向教学自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商君书》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商鞅变法是《商君书》的核心,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