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34篇 |
免费 | 663篇 |
国内免费 | 346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7546篇 |
科学研究 | 4480篇 |
各国文化 | 36篇 |
体育 | 2127篇 |
综合类 | 1431篇 |
文化理论 | 11篇 |
信息传播 | 27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352篇 |
2021年 | 609篇 |
2020年 | 908篇 |
2019年 | 731篇 |
2018年 | 568篇 |
2017年 | 654篇 |
2016年 | 697篇 |
2015年 | 842篇 |
2014年 | 1792篇 |
2013年 | 2640篇 |
2012年 | 2271篇 |
2011年 | 2289篇 |
2010年 | 1566篇 |
2009年 | 1379篇 |
2008年 | 1574篇 |
2007年 | 1893篇 |
2006年 | 1703篇 |
2005年 | 1463篇 |
2004年 | 1173篇 |
2003年 | 1042篇 |
2002年 | 759篇 |
2001年 | 555篇 |
2000年 | 285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6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对比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仅针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在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两个领域应用的意义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引起英语工作者和英语教师对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视,同时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下称体科所)曾经为体育事业做出过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科所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体制改革滞后是产生困难的深层次的原因。上海体育科技体制改革遇到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加大体科所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在经费运作、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用工机制等方面作一番较为彻底的改变,是体科所保持可持续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出路所在。理顺体制;实现“科技兴体”,也是体科所对跨入新世纪的上海体育发展的一项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对 1975~ 1991年间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研究的文章从关键词分布、主题分布、国家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 ,具体分析了文章主题的内容 ,进而指出我国在这些方面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 ,对我国支撑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提出参考性建议。表 4 ,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4.
从文献计量分析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理论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总体规模、研究成果的增长态势、主要期刊、关注程度、主要研究机构、热点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 ,指出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创新:全国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书馆学理论必须站在当代人类科学学术思想的历史高度,对图书馆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充分解释;对当代图书馆工作实践面临的和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和前瞻性的研究,并做出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科学解答。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6.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和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发建设催生诸多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科学仪器及相关技术,但转移转化尚任重道远。欧盟基于“开放科学、开放创新与向世界开放”理念设立ATTRACT项目,尝试加速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测和成像相关的实验技术产品化与市场化,构建基于科学仪器创新价值链的创新生态系统。文章围绕国内科学仪器项目组织现状与管理特点,深入剖析ATTRACT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加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技术转化,优化科学仪器创新资源配置,突破高端科学仪器研发与转化瓶颈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钟健 《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9,(4)
教学与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实践过程。该文主要对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学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许多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众多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学校文化,研究的成果颇为丰厚。但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学校文化的论著并不多,本文从学校文化的定义、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关系及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等方面综述当前研究的成果,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Charles Sarland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2013,21(2):171-186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lo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ject from the 1970s that shared many of the features of action research, though it was not thought of as such. Teacher control, the bridging of the theory–practice divide, the centrality of practitioner classroom research, and the quality of pupils' learning were all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problematics of outsider involvement, of contributions to knowledge, and of authenticity. 相似文献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 Method in Education》2013,36(4):372-385
Experimental designs involving the randomization of cases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re powerful and under-used in many areas of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This paper reminds readers of the pre- and post-test, and the post-test only, designs, before explaining briefly how measurement errors propagate according to error theory. The substance of the paper involves a series of comparisons using the same measurements, all assumed to have a small initial error, and seeing what would happen to that error in the two different experimental designs. The findings from these calculations and simulations are that although post-test only and pre- and post-test designs yield different ‘manifest’ results with the same data, the substantive conclusions drawn would be similar in most real-life situations. However, if these manifest results are assumed to be in error, stemming from small initial errors in the measurements at pre- and post-test, then these substantive conclusions could be completely wrong. In one example, the pre- and post-test designs propagate an initial maximum measurement error of 10% to an error of over 60,000% in the answer. In general, and perhaps counter-intuitively, the post-test only results are less misleading. The paper ends by summarizing the lessons drawn. The key message is that al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post-test only design is to be preferred. We may also need to use bigger samples, and more strictly accurate measures, capable of objective calibration focus on seeking larger effect sizes. 相似文献